□本刊记者 张恒
人民币再破6.6,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本刊记者 张恒
虽然人民币开始贬值,但波动率在央行的控制下已开始显著降低,有预期的汇价走向可控性将提高很多。
从6月10日到6月20日,离岸人民(CNH)和在岸人民币(CNY)先后跌破6.6整数关口。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次社会舆论和金融市场并没有出现以往那样强烈的反应,似乎大家的心理对此已经有了些许免疫力。
前不久,索罗斯公开表示出了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并称自己正在做空亚洲货币。此言一出,立刻引起我国各界人士口诛笔伐。而从近期索罗斯家族基金披露的信息来看,其他持有的头寸是韩元的空头,并没有任何人民币的相关头寸。看来,索罗斯当时所说的亚洲货币是指韩元。
尽管是个误会,但从我们反应之强烈来看,也暴露出了大家对人民币汇率走向的担忧。《汽车人》从2014年起就一直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并在几次高波动时期发文予以评论。显然,之前我们之前的解读和建议是有些预见性的。从大的周期趋势来看,人民币在高位扩大了振幅,尤其在2014年年末到2015年期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压住人民币上涨。
2016年的6月10日收盘,美元兑离岸人民(CNH)币再度跌破6.6大关,至6.6044;美元/在岸人民币周三收盘于6.5624,中间价跌至5年多来低点。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在2014年年初最高触及了6.04,之后开始反转,这次在2016年端午节期间跌破6.60关口,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了9.27%。
上一次是在2015年12月30日,离岸人民币(CNH)跌破了6.60,当时人民币汇价出现了巨幅波动,三天暴跌了500个基点。在高波动期间,中国央行多次突然入场发起对人民币空头的打击,并且收获了短期成效。但央行的意图只是暂时性地震慑做空者,非执意阻止人民币走低。
进入2016年,人民币的波动率相比2015年大幅降低,因此市场的恐慌也在逐渐减弱。这表明央行对人民币的预期管理,目前来看还是有成效的。人民币有可能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这次跌破6.60,波动已显著走低。
6月20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001(CNY),大幅贬值210点,创2011年年初以来最低,这也是人民币中间价5年来首次跌破6.6关口。“工行省分行国际业务部资深交易员王寅认为,A股指数未入摩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不大,汇率变化总体上还是和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相关。受到6月份英国脱欧风险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强烈,导致美元、日元、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大涨。”
在创造了“篮子”概念后,人民币中间价机制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当然,这也得益于美元历经了一轮升值之后,开始表现出疲态。从美元兑CNH的一年期期权隐含的波动率可以看出,尽管人民币出现了贬值趋势,但波动率在逐步下降,这表明市场认为人民币不会出现快速贬值。
这也表明投机机构对压住人民币贬值的兴趣在降低,也难怪超级空头索罗斯也没有压住人民币贬值,而是选择了空韩元。
对产业资本来说,和金融机构一样,现在压空人民币是不明智的,因为双向波动很可能更导致头寸因为杠杆被打爆。比较而言,简单的外汇互换和套保更为理性,在这里笔者想说说A股。
笔者之前读到过一篇统计文章,是从2015年8月汇改以来到2016年4月28日,人民币汇率和A股走势的统计。发现人民币汇率下跌和A股的下跌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性。其表现出了以下特点:一、A股存在滞后性,但滞后间隔时间不确定,即人民币跌在先A股跌在后,但A股具体什么时候跟跌不确定。二、A股只跟跌不跟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两者的相关性。
文章提醒没有任何逻辑是完全正确或者单一存在的,且该统计样本偏少。
对于车企来说,人民币波动率降低是好事,企业在主动管理汇率风险的同时不宜过分为此担忧。和大众、丰田一样,一旦把业务扩张到全球,持有各个经济体的主要货币,就可以应对汇率波动了,毕竟各个国家的汇率都是此消彼长的。只有能走出去的车企,实现国际化的车企,方能不受制于一种或少数货币的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