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7-01-17 13:26崔思海吕晓文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汇报平行四边形

崔思海++吕晓文

《2011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学生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很好地达到这些目的。那么,如何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一、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老师必须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时要让学生明确下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同时老师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以备扫清学生预习中的障碍。

比如:在让学生预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在学生明确了预习的任务是“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老师要给学生预留几个问题。1、像书上那样,自己也拼一拼。2、在剪之前,把圆的周长用彩笔描一下。把圆心用彩笔描成一个大圆点。3、利用半径,怎样用字母公式表示圆的周才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的一半呢?

上课时,在这种指导方式下,不少学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即使没成功的学生,也清楚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然后,所有学生又亲身经历了班级的汇报交流活动。这样,学生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他们对知识也有了很深的理解。最后,学生又进行了充分地练习巩固,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在开展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说任务明确之后就让学生开展这么简单。比如: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明确任务,师生没有商定研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来推到出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等问题。鉴于此,老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让学生明确探索的过程中每一步干什么,并根据重难点和关键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比如:(1)把已经分成若干等份的圆形纸片学具,分别拼接起来,看看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来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形状。(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3)根据联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老师还要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提醒。比如:(1)在把圆形纸片剪成若干等份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别把每一份剪掉了。(2)拼的方法,老师应该通过大屏幕事先演示给学生看。从而避免学生操作错误,导致探索活动失败,或导致活动间断,或影响质量或效率。(3)在完成第一步的时候,每个组可以出三名同学,每人分别完成一种拼平行四边形的活动。在拼的过程中,组长起到指导作用,其他学生要认真观看,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大大缩短了活动时间,又可以促使学生们的充分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员要按照应有的分工开展活动。

当一个小组成立的时候,所有组员应该有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是4至6人,人员按照成绩的好坏搭配组成。每组要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指导本组学员顺利,有效地开展活动。每组还要有一名书记员,这名学生负责记录交流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存在的疑难,为最后的交流展示做准备。每组还要有一名主汇报员,在活动中他要多听,多思,多配合书记员记录,组织语言,做好汇报的准备。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参与,积极讨论,主动疑问,适时补充等。

比如:在学生进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活动中,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秩序井然,交流充分,自由,积极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能讲解的学生及时的难信讲解。在进行完探索活动之后,有一个小组安排了这样几名学生进行汇报。主讲的学生讲述探索过程和结论,同时负责解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有三名学生展示拼得的图形;还有一名学生负责画图,演示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还有一名学生负责伺机书写需要的板书。这样他们各尽其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把汇报完成地相当成功。在之后的练习测试中,学生们对知识掌握透彻,运用灵活,成功地解决了如根据周长求面积这样比较难的题。

四、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

虽然说,活动之前,老师进行了一些指导,但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就不见得会如老师所愿,什么都做得好。所以,老师适当,及时的指导、启发,就变得至关重要。

比如: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学生发现了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但学生用含有半径的字母公式表示不好。这时,老师参与到小组中去,通过引导,使学生成功通过公式推导,得到用“πr ”表示出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再比如:当学生准备怎样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有的组怕有的学生汇报不好,就不安排他上场。结果那名学生很生气,就不认真地参与他们组的活动。这时,老师就参与进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白小组合作的意义,和让那名同学汇报对他本人和对他们组的好处。

老师指导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合作学习经验的过程;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确定接下来教学侧重点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索,获得收获的过程。

五、引入竞争也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中引入竞争,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对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在黑板的右上角分小组把每次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得分记在上面,以此比较哪一个小组的小组活动成效好。

六、科学评价 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可以推动小组合作效果。重视引导学生把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总结别人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识到自身在合作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这样做最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起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交流,充分表达;保证数学课堂的人人参与,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汇报平行四边形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谈拟柱体的体积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领导难找
变力做功的八种求法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