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2017-01-17 20:03王宏
东方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康拉德中心主义水手

王宏

摘要:本文分析了康拉德海洋小说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为在这些小说中康拉德已经有了生态意识的萌芽,对科技力量支撑下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怀疑与批判,热情歌颂了水手们与海洋风浪的搏斗及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因为水手们这种与自然的抗争并不损害生态环境,不伤及到任何生灵,彰显的是人面对自然困境所表露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显示人的尊严与勇气,因此这种抗争是人类力量的体现,是人类求生存的必要手段,它是美好的,是一种艺术美与力量美,值得称颂。

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畏惧膜拜、奋力抗争、征服自然等几个阶段。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对人类进行了报复,全球进入了生态危机的局面。如今,有识之士开始探讨生态文明的建设,期待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康拉德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生态文明的说法,但他的作品中已经反映出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已经出现了生态意识的萌芽,对科技力量支撑下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怀疑与批判。

1.人与自然关系的几个阶段

(1)对大自然敬畏膜拜阶段:在初民和古代人的观念中,没有人与自然的对立,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人类还匍匐在自然之神的脚下,没人敢妄称征服自然、驾驭自然。

(2)与大自然抗争阶段: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经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大写的人”取代了神,以人权取代了神权,以人的理性取代了神的理性,这无疑标志着人类的一次伟大解放,也让人与自然的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埋下了另一类错误的种子:由人类的无所不能和绝对至上性,导致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大自然。

(3)征服大自然阶段:牛顿以后的科学及其应用的成功,日渐给予人类以制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信心,于是,人类日益以征服者的姿态君临于自然[1],力图驾驭越来越多的能量,建立越来越复杂的动力系统(或工业体系),但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终于受到自然一次又一次的报复,如今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后的自食其果

(4)与大自然和谐共处阶段:现在,人类开始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思,试图挽救全球生态危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2.康拉德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怀疑与批判

康拉德所处时代正是一个科技进步,对宗教信仰开始怀疑,传统美德逐渐消亡,巨大的科技进步增加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优势,这一时期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在征服和控制自然观的影响下,有大量文学作品表现人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和控制改造,还有许多文学作品描写了人通过征服自然来张扬自我。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也有大量的关于水手与海洋风浪搏斗的描写,但是康拉德笔下的这种搏斗与众不同,它不损害生态环境,不伤及到任何生灵,彰显的只是人面对自然困境所表露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能体现人与生俱来的那种与自然力量相抗衡的活力,这种思想已经含有生态意识的萌芽。

(1)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物质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就连地球本身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2]伴随着人类中心主义而生的就是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文学作品有大量的显现。鲁滨逊以自己28年的荒岛生涯向读者传达着一个基本的信息和根深蒂固的信念:只有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劳作和生产中,才有真正和最高的快乐;麦尔维尔在《白鲸》中赞美主人公亚哈以征服自然来张扬人的尊严和力量的勇气,甚至把亚哈称为普罗米修斯,以赞赏的口吻细致描写了捕鲸者残酷捕杀鲸鱼的过程;《老人与海》的主旨也是人以战胜自然伟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在这些作品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在一种极其对立的状态,所进行的斗争也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

(2)康拉德对海洋的敬畏

在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中,首先表现出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在这些小说里,海洋象征着纯粹的自然力量,航行的船只则代表了科技的力量,水手代表人类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康拉德的笔下是这样体现的:海洋的力量无人能敌,无论多么高大尚的船只,在肆掠的海洋风暴中也无法免去失败的命运,人在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无助。广阔无垠的宇宙就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把一切都席卷其中。尽管如此,康拉德还是大力赞扬水手们面对风暴,迎难而上的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显示人的尊严和勇气。

(3)康拉德对科技进步的怀疑

在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心境下,康拉德对于文明力量的代表--科技处于排斥怀疑的状态。在康拉德海洋小说中,康拉德多次表述了对古老帆船的怀念,不喜代表科技进步的汽船。帆船缺乏现代装备,遇上海洋风暴,船长和水手必须表现出更果断的智慧,他们战胜风暴的办法是凭借体力而不是机器,所以他认为只有经历了帆船考验的水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水手。并且,水手与自然之间的抗争没有损害生态环境,不伤及到任何生灵,彰显的只是人面对自然困境所表露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能体现人与生俱来的那种与自然力量相抗衡的活力,是人类力量的体现而非与大自然处在对立状态下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这种抗争是美好的,是一种艺术美与力量美,是值得称颂的。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已经含有生态意识的萌芽:人绝不仅仅是社会的动物,他首先是自然界里的动物。人的本性之一就是与人以外的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这种本性的需求使得人不满足于与人交往,不满足于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人才在与原始自然的交往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不可或缺的、不可被人造环境所替代的美和愉悦。[2]P222

结论:康拉德的在其海洋小说里已经含有生态意识的萌芽,即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可以同大自然抗争并在抗争中获得维系人类生存的高尚品德,但人不可以自以为是地去征服自然。

参考文献:

[1] 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卢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P4)

[2] 欧美生态批评,王诺,学林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P138)

[3] 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4] 康拉德精选集,朱炯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康拉德中心主义水手
老水手的愿望
环境哲学视域下的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懒人科学家:躺着就拿了诺贝尔奖!
康拉德·希尔顿,用微笑缔造酒店王朝
试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西方中心主义遮蔽西方之乱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康拉德改名
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