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17-01-17 19:25姚永红
东方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误区对策课堂教学

姚永红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从而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但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此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教学;误区;对策

当前,新课程带来了新气象,不少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标准,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数学课堂中的某些误区也随之凸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误区一:使用教材过于死板

现象

由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还不高,有许多教师不具备开发教材资源的能力,只具备教教材的水平,也就是照本宣科的水平,不具备"用"教材教的能力。过分依赖教材,以至于出现教材上有的不敢不教,教材上没有的不做补充,教材上的设计程序被严格执行,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有时教师也明明知道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却不能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找出好的例子,还是以本为本进行教学。离不开教材例子,离开了就教不了。

对策

(1)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把握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明确教材组织目的。

(2)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构者。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提高教师开发教材资源能力。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还应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情景的切入点,并对教材中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误区二:忽视阅读教材

现象

数学课堂中,教师制作了漂亮的课件辅助教学,各类题目要求不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卡通小动物来叙述,而是教师直接把声音录进课件,自动播放,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的课堂上甚至出现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未曾翻过一页书,根本没有经历通过自己亲身阅读,思考问题的过程。

对策

1、指导学生阅读新知识,要思考同旧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例如:阅读什么叫整除,除了弄懂整除的意义外,还应该思考同旧知识“除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并能举例说明,弄清整除是限定在整数除法里的,而除尽不一定限于整数除法。整除可以说是除尽,而除尽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样的阅读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辨别容易混淆的概念.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重点关键的字词.

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告诉学生书中重点的内容。领会其在句子中的含义与份量对概念、法则及定律的运用尤为重要。

例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当学生阅读到“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时,我让学生找出关键字词,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几乎每一个字或词都提到了,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赶快改变了教学策略,既而问到:“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扩大6倍,商变了吗?”。“商为什么变了”,学生思考后,纷纷举起了手,王军同学说:“老师我知道,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的数必须相同”。因此,“相同”在这句话里很重要。受王军同学的启发,李灵同学说:“我觉得同时在这句话中也很重要,听到她有根有据的回答,多数同学也跃跃欲试地想阐述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学生用这样方法进行看书,就容易记住概念,抓住题目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误区三:表里不一的小组合作

现象

在上示范课的时候,很多教师就喜欢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一节课有时进行多次合作学习。却不管,是否有合作的必要。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开始讨论交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许多内容选择得不够恰当,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多数内容讨论得不透彻,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有效的合作。

对策

1,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设计讨论问题,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预期的功效。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2,做好反馈环节的工作。反馈在整个小组学习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反馈环节,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可以对一些学习重点进行提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这是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误区四:鼓励形式单一

现象

在现在的课堂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课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几乎没有了批评和指责,变成了一味的表扬。学生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给予表扬。课堂上出现了“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夸奖声,虽然课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觉得似乎欠缺了点什么。这样的表扬实在过多过滥,学生就弄不清自己的言语究竟是对还是错,心中无数,产生迷惑,也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

对策

课堂上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做法,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激励学生.对学生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表扬,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这样的评价才有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

[2]《数学与应用数学》

猜你喜欢
误区对策课堂教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走,找对策去!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