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学习起源于国外,21世纪初期被引入我国。因其符合我国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它被广泛推广开来,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方式之一。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基础教育的教学策略就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中合作式学习就是应运而生的事物。高中语文中实行合作式教学策略可谓是势在必行,是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实行合作式学习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作已是公民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更是必不可少。合作式学习不仅是在社会竞争中拔得头筹,更是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扬长避短,小组每个成员的特长都得到发挥,那么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都能得到提升。合作式学习是21世纪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专业化以及综合化的要求。
二、合作式学习的具体应用
关于合作式学习的必要性已做简单的论述,本文对合作式学习的应用主要从思考—组队—共享与K—W—L合作学习法进行分析。
(一)思考—组队—共享合作学习法
思考—组队—共享法基本的做法就是给学生一个命题,提供相应的材料,启发他们深入地进行思考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与同伴分享自己观点的产生过程。将其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原因在于它在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调动了小组或者是集体的力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解决课堂上有难度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思想—组队—共享法包含着素质教育对当代高中生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之中也可有明确的步骤:1、教师根据全班的人数进行分组,每组成员编上相应的号码1—5;2、教师给出命题,鼓励各组进行3—5分钟思考讨论;3、每组选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陈述时间有限,根据需要自定);4、教师总结,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以高中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教材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在讲述这一课的时,有个难点“鲁迅是以怎样的思想来讲述‘三一八惨案的意义的?”这个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提出后肯定是一片安静,班上几个积极表现自我的学生作答也是不完善。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小组的力量。四五个人一组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后,在课堂上进行一番唇枪舌战。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学生在激励的讨论与发言后,更会认真倾听教师的观点,查找自己答案的不足之处。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
(二)K—W—L合作学习法
K—W—L是英文“Know(知道的)—Want to learn(想学的)—Learned(学到的)”的缩写。该学习法要求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之时,首先要列出对某一命题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其次列出对于该命题自己想知道的内容,最后列出对自己想知道的内容,作出思考并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K—W—L合作式学习法注重每一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些都与素质教育对当代高中生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选择K—W—L合作学习法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太过简单或难,都不利于K—W—L合作学习法的应用,选择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命题,学生知道但又知之不多,这种命题最为适用。例如苏教版高中必修五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这是一篇学术性报告,关于基因学生们都会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内容,大多数同学可能还都处于未知状态。所以这篇文章可采用K—W—L合作学习法。选好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实施。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表格,表格大体分为“K”、“W”、“L”三部分,教师讲解三部分分别所代表的含义,并让学生在“K”中写下自己对于基因这个命题所知道的内容:请同学们结合《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这一课,想想自己关于基因想知道的内容,并将其填写在“W”表格之中。
1、4人或者5人为一组讨论,交流自己以及小组成员的问题,以及在讨论中新产生的问题,经过讨论给出问题答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
2、填写自己表格中的“L”栏。对于经过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或者向其它组进行提问,最终完成自己的表格填写内容。
3、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没有提到且是关键点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同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
K—W—L合作学习法根据每位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而设计,使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建立起来,锻炼了学习者的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该方法仅适合于小班教学,对国内普遍的大班教学而言,仍然是有待完善,但它为语文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合作式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应用符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符合现代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对于具体合作式学习方法的不足,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人员的研究以及合作式学习的“本土化”,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朱万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02).
(蒋亮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21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