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分析

2017-01-17 20:48张丽英姜朝龙丁晓宁
东方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创业高校大学生

张丽英+姜朝龙+丁晓宁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目前是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创业成为当今大学生进行职业的抉择之一。本文通过对河北省10所高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

1 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47份,有效率94.7%。

调查范围: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法,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等10所高校。

调查目的:通过对947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意向态度、创业选择及影响因素和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三方面的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调研对象在性别、学历和学科门类的不同层面上都占有一定比例。其中男生498人,女生449人;研究生196人,在校本科生568人,专科生183人;从学科门类看,文科占35.87%,理科占25.04%,工科占17.30%(空缺项未计入,各比例总和大概不足100%)。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创业理解与意向态度

(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可体现大学生心中对创业的定位。76.38%的学生认为“开创一份事业”就是创业,14.51%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或者公司”,4.54%的学生认为“开发科技项目”即创业,2.86%的学生有其他理解,其余1.71%索性不选。可见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并不深刻;但大学生对开发科研项目认可度低,缺乏战略性眼光。(2)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61.34%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打算”。具体到创业行为,84.17%的人没有“创业经历”。在15.83%拥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中,“正在初次创业”的比例为39.3%,“已经成功创业”的占26.2%,还有8.4%的人“创业失败后再次创业”,26.1%“创业失败未继续”。由此看来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且部分人已开始投入创业实践中。

2.2 创业选择与影响因素

(1)在问及“如果创业,您最可能采取的创业形式时,59.75%的大学生选择了“与朋友合伙创业”,21.58%的人选择“个人力量创业”,“家庭支持创业”的比例为18.57%。体现了大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对创业团队的建立和支持都非常注重,更有助于创业成功。(2)在创业领域问题上,大学生选择非常广泛,比例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商品流通、服务业、高科技(IT、生物等)行业,比例总和高达86.2%,选择房地产等高投入的行业仅有6.85%。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领域选择主要在门槛不高的第三产业,而且选择行业与其市场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密切相关。(3)关于合作伙伴的选择,42.27%选择了“有经验的人”,18.89%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共同志趣的人”,15.32%选择了“自己熟悉的人”。可见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有创业经验的人,另外喜欢在朋友或同学中选择,因为彼此有共同的人生志向或专业背景,更易理解相互的理念与创意。(4)关于“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内外在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问题,49.23%的大学生选择了自身因素,25.06%选择了外在因素,25.71%认为“内外皆有”。同时,在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自身因素中,68.27%选择了“缺乏经验”,10.54%选择了“业务水平不高”,5.84%的大学生选择了“经济意识不强”,认为“学历较低”和“风险心理不足”的比例分别为3.88%、4.28%。因此,经验在创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2.3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问到创业教育培训形式,认为“社会培训”和企业培训”的作用最大,被选择比例分别为43.82%和36.03%,认为“学校教育”作用较大的只有17%,而选择“政府培训”的仅有3.15%。该调查数据揭示了我国当前高校在创业教育模式上具有较大缺陷。(2)有关“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有哪些”,39.37%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教育与实际脱节”,33.75%选择了“创业教育研究滞后”,15.56%选择了“创业教育教师素质较差”,而“创业教育没有全面推广”和“创业教育没成为必修课”分别占5.13%、3.89%。说明了创业教育急需改进。(3)问及“您认为创业教育的好方法”时,选择“考察创业成功企业”,的人最多,比例为48.46%;其次是“成功人士讲授经验”,比例为32.68%;排在第三的是“总结成功创业者经验”,其比例为11.71%。选择“专家讲座”的比例仅3.47%,2.02%的大学生选择了“参加创业计划比赛”。由此可见,大学生大多喜欢考察创业成功企业,希望创业成功者和专家前来讲座,进行创业经验的交流,说明高校急需需要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协作,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4)在期望政府扶持方面,选择“资金支持”的人数最多,比例为53.56%,选择“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的比例分别为24.20%、15.92%。选择其他项的比例几乎都不到一成。调查数据显示,资金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瓶颈。

3 调查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第一,创业在大学生中尚未普及。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对创业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价值观,但真正创业的大学生较少。拥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仅有13.9%,和形成创业大潮相差较远。第二,当前高校在创业教育模式上具有较大缺陷。当问及“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有哪些”和“您认为创业教育的好方法”时,“社会实践”都是排位第一的选项,综合在“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调查中,选择“创业经验”的人数是最多的,因此高校实践环节薄弱,缺少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教育师资短缺,致使大学生创业技能匮乏。第三,资金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瓶颈。在“您认为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方面应重点加强哪些扶持”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选择了“资金支持”,次之为选择“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因此,资金支持不足是阻碍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大难题。

3.2 建议

第一,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活动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不仅需要熟知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还需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未来创业的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牢固掌握创业技能,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改变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不仅包含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各类括学校组织开展的和创业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等,让大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了解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能力。[1]高校应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时,邀请有经验的创业者和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来讲授交流,并请他们设计创业实践环节的课程,打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第三,加大政府对当代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扶持力度。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努力缓解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困难,营造更加适合创业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晓红.高校毕业生创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创业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