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字背后的意蕴

2017-01-17 16:35池朱兴
亚太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对话词语形式

池朱兴

摘 要: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还原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秘妙。策略有三:开掘词语的厚度、参透对话的深意、破解形式的奥秘,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词语;对话;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015-01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课堂教学追求。引导学生破解解语言的密码,品悟出汉语言独特的表情达意的功能和秘妙,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力。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既要关注到文本中一望而知的语言现象,更要寻觅一望不觉,再望还是不知的语言表达秘妙,捕捉文本中最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然后引导学生沉入语言的内核,激活文字背后的意蕴,实现文字符号与形象的对接,成就学生和文本的深层对话,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洞察能力,提高语用水平。

一、开掘词语的厚度

汉语有非常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一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就有非常强大的表达功效,炼字的传统始终穿中国的文学发展史,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至今人们还在争论不休。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锐,要从最小的表意单位语词开始,发现之、咀嚼之、体悟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写道:“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人骑在马上,有相当的重量,是不可能浮起来的,但如果四周有繁茂的花树相衬,远远望去,就给人一种人浮花上的错觉。而“浮”的质地是轻飘的,和心情的轻快在质地上相通,这样就自然触发词义的联想机制,使“浮”字的内涵得以开掘:不仅在视觉上形象地描摩出花的繁茂,而且使人自然地联想到走在花海上的那个人的轻快愉悦之情。一个很容易被读者忽略的词语,品如此丰富的状物表情功能,这样的“干货”,教师切不可轻易放过。又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对黛玉恭维了一番,同时“说着,便用手帕拭泪。”当贾母说黛玉刚来,让她不要提前话时,文中写到:“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中的“忙”字用得极其传神。悲和喜是人的自然情感,按照人的心理机制,两种相异的情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进行自然转换,而不能靠人的意志刻意转移。王的情感转移是有意识的,而且又转得那么快,这就说明王的悲和喜都只是讨好贾母的演戏而已。她既无悲,也无喜,林黛玉的到来,丝毫没有在她的情感深处投下一丁点的波澜,充分暴露了其虚伪善变而又强势冷酷的性格特征。往更深一步说,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态度,暗示了林黛玉今后在贾府的地位,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在大作家的笔下,竟能如此深刻地透视人物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足见词语具有强大的表情达意功能。

二、参透对话的深意

小学课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人物对话,其精妙处往往在话的背后,理解这种对话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意思,要引导学生参透人物语言的话外之音,弦外之意,从而深度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和运用能力。《慈母情深》(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两处写母亲的话。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前面的简短对话是我和母亲在工厂时进行的,后面的一个长句是母亲在家里说的。两处都是写母亲对儿子说的话,为什么前面的四句话的字数还不如后面一句话多?通过品读,学生逐步悟出:因为工厂的噪声大,面对面说话都很难听到,所以母亲要说得简短;更重要的是,在工厂时,母亲为了多赚到一毛钱,哪怕连跟儿子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简短的话语背后,是一位争分夺秒、吃苦耐劳的慈母的高大形象。而后面的话是母亲回到家里说的,看似责怪的背后还是慈母的殷殷爱子之心。人物的语言的长和短,各有所用,各尽所能,各显其效。又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写王熙凤问林黛玉:“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小说只写王熙凤的问,没有写林黛玉怎么答。王熙凤一下子问了三个问题,问题的内容分别是年龄、上学、吃药,问题之间没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问题,正常是了解一个问题后再问下一个问题,形式上应是问答式的。这三个问题没有林黛玉的答,其实王熙凤根本不需要答案,说明林黛玉的年龄、上学情况、和吃什么药不是王熙凤关心的事,与其说这三个问是关心林黛玉的“问”,倒不如说是说给贾母听的“说”,一切只为讨好贾母。这个不需要答案的三个问,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王熙凤的虚伪造作和强势性格特征。

三、破解形式的奥秘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意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秘密。”从根本上说形式和内容是有机的整体,内容要寄寓于一定形式之中,形式必须表达一定的内容。文本中有一种很特殊语言,内容和与形式式高度融合,或者说,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慈母情深》(小语人教版第九册)写母亲工作的一个镜头:“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作者重复地用了四个“立刻”,用快镜头的写法强化了母亲的动作之快,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多挣一点钱,母亲不愿意浪费一丁点的时间,吃苦耐劳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四个重复的“立刻”用词显得很单调,而这种单调和母亲长年累月单调枯燥的工作的特点相契合,单调的用词表达单调的工作状态,内容和形式高度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本身就是内容。阅读教学必须关注这样特殊的语言现象,时时唤醒、深入品读、内化于心。又如《落花生》中的一处标点用法: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花生生长的几个过程,不用顿号而用逗号的秘妙有二,其一,花生的生长过程的买种,翻地,播种,浇水的各个环节不是一蹴而就,都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逗号写出了这个过程;其二,这个过程不是那么轻松的,一家人要辛勤地劳作才能有收获,逗号的第二种用法就是写出了收获过程的辛苦。而如果用顿号,花生收获的漫长过程和辛苦劳作就无以体现。一个标点的不同用法,就使得内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态,小小标点,内藏乾坤,这就是形式的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池园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对话词语形式
容易混淆的词语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