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夭夭
2016年10月,中国首部大型木偶装置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在上海公演,获得巨大成功。此剧以导演马良和他父亲的共同生活经历改编而成,讲述了主人公“马古几”发现自己的老父亲渐渐失去记忆,于是创造出时光穿梭机来帮助父亲寻回记忆的温情故事。马良曾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世界黑白摄影大赛金奖的摄影师,耗时两年之久“跨界”导演木偶剧的背后,他和父亲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
另类少年有个开明老爸
1972年,马良出生在上海一个艺术家庭,父亲马科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的第一代导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便出自他手。他的母亲是话剧演员童正维,曾在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扮演乐观的牛大姐。马良出生那年,父亲已经44岁,经常把儿子打扮成年画里的童子模样,乐呵呵地带到街上招摇。父亲会和马良一起没大没小地玩耍,会把马良扛在肩头看戏,但只要马良做错了事,也会非常暴烈地揍他,这让马良既爱爸爸又很怕他。
作为戏剧之家,马良父母希望他将来学习戏剧或者表演专业,但小时候的马良体质很弱,各种体育活动无一精通,功课大部分不及格,往往要补考才能勉强过关。母亲每次在成绩单上签字时,总会长吁短叹。可父亲却不是很看重成绩,有时还会安慰儿子几句:“你爹小时候小学都没毕业,后来自学不也成了个人物吗?没事儿,古人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小时候受些挫折总是好的。”年少的马良听得似懂非懂,但因为有父亲的“纵容”,他在学习上毫无压力。
别人在认真学习,他上课下课都在画画,课本上画得到处都是,家里的墙上也被画上了《三国演义》里的各种战争场面。在枕头上方靠墙的地方,马良临睡前还常常用铅笔头画些空城计类的小场面,画完过几天用橡皮擦掉再画,反复几次,墙上就跟烟熏火燎般的黑漆漆的。
临近小学毕业,马良得到了一个机会,校长推荐他跨区去考一所美术学校。马良听了大喜过望,但得知录取最低分数线后,才发现自己糟糕的学习成绩就像瘸了的腿让他郁闷不已。他回家和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听后鼓励他说,虽然没能从事戏剧行业,但如果你能考上美校也算咱这个艺术之家后继有人了。
看到父亲开心的样子,马良更是忧心忡忡。果然,第一次模拟考总分只有190分,离最低录取分数线240分还差很多。拿到试卷的马良回家后,默默地把卷子从书包里掏出来放在父亲面前,还没说话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父亲看着成绩单沉默许久,轻声缓语地问儿子,还有多久正式考试。这一问,马良彻底绷不住了,号啕大哭起来:“也就三四个星期,来不及了!我不可能考进美校了!”
那天晚上,马良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很久,对于从小散漫不知痛痒的他来说,那实在是个前所未有的重击。
第二天清晨,马良从睡梦中醒来,正对床头那堵墙上突然多了一幅毛笔字画。马良瞪大眼睛,上面是父亲写的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从小爱看闲书的马良对这里面的故事当然是明白的。他在心里默默读着这段话,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这段话真正烙进了心里。
有了父亲的支持,马良的自信找回来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学习,短短时间里竟然补上了落下的功课,最终顺利地通过了美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如愿和美术结缘。
父与子较量中的深情
进入美校后,马良发现所有人都是画一样的题材,用一样的手法,在那条自上而下的基准线上,获得相应的成绩,不喜规矩桀骜不驯的他画得实在有些厌烦,又开始以最差的成绩在班里垫底儿。父亲担心马良浪费掉大好的时光,更担心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学坏,免不了对他进行几番教育。
一天,正叛逆的马良被暴躁的父亲骂狠了,忍不住对父亲回了嘴,结果被父亲重重扇了个耳光。马良一气之下收拾包裹,在老妈的拉扯和老爸的怒吼声里夺门而出,临走时留下一句话:“一山容不得二虎!”
那天以后,倔强不服输的马良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不肯回家,他和同学租了间小屋当画室,吃喝用度都靠自己课余打工挣些钱来应付。
1995年,毕业后的马良从事广告影片的美术指导,心高气傲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四处碰壁。可他不愿意向父亲诉苦,那段日子他晚上就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回家。
有一天,父亲竟然寻上门来看马良,径自取了几枚图钉,将一副字挂在他办公室背后的墙上,随即一言不发地便离开了。那字画上面是父亲写的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男儿笑谈觅封侯。望着父亲日益苍老的背影缓缓离去,马良的心忽的变得柔软起来。
也许父亲知道自己脾气大,怕马良跟他犯犟,他一句话也不多宽慰儿子,只是常常给儿子送自己写的字,什么“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什么“厚德载福”……渐渐地,马良品读出了父亲文字里的嘱托和深爱。如同受了冥冥中的指引一般,他的事业开始慢慢地风生水起。
从小工开始做起,再从美工到导演再到4A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直到成立自己的公司、先后获得两次中国广告节金奖,此时的马良终于实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32岁的马良开始了摄影艺术创作。2008年11月,在伦敦揭晓的第四届黑白摄影国际大奖赛上,他获得了年度摄影师奖及艺术摄影一等奖,这是首位中国摄影师获得此奖项。就在马良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时,曾经一言不合就暴脾气的父亲却越发地温和柔软了。
2013年冬天,年逾八十的父亲用黑色人造毛给马良做了一顶假发帽,他用铁丝弯出了自然的发迹线和鬓角的形状,一针一针地用线细密地缝起来,送给儿子时充满歉意地说:“可怜把秃头遗传给了你,天冷没有头发可不好受呢!”马良捧着八旬老父亲亲手缝制的帽子,觉得那个冬天格外温暖。
献给父亲的最好礼物
2014年年初,正吃晚饭的父亲坐在桌边的凳子上突然倒下去。在送父亲去医院的路上,马良看到他的眼睛直直望着自己却口不能言的样子,心痛如刀绞。很快,父亲便陷入了深度昏迷状态,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此时的马良突然很害怕,也许会就此失去父亲……
父亲昏迷了整整三天。第四天傍晚,医生对马良说:“今夜再不能醒来便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 父亲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病房里很安静,只有呼吸机的声音。马良一直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伏在他的身边和他说着话:“爸,我们还没合作过一部作品呢!我小时候就答应过你的,你不能忘了啊……”
当时,马良心里想着昏迷中的父亲也许能听见他的话。突然,马良感觉到父亲的手特别温暖。在那一刻,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受:昏迷的父亲正在通过他的手,将他一生的信仰和热爱,源源不断地传输给自己。
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马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大声呼唤着“爸爸”,声音越来越大。正哭得不能自已时,他看见爸爸竟然睁开了双眼,疲倦的眼睛定定看着他,好像是为了答应他——爸爸不走,还要陪着你好好活下去呢!
马良赶紧跑出去叫医生,父亲就这样奇迹般地苏醒了。只是从那以后,父亲不再有暴烈的锋芒,不再乱发脾气,他成了一个很乖的老小孩,拄着拐杖慢慢走着,常常微笑地看着儿子。
父亲的身体一点点康复起来,然而他的记忆力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马良有一种深深的恐慌感,他很想为渐渐老去的父亲做点什么。想到童年里坐在父亲肩头看木偶戏的情景,他想到拍一部《爸爸的时光机》木偶剧来献给父亲,弥补当年父亲一直对他未能子承父业的遗憾。
最初,马良想跟父亲合作,让父亲做导演,但遗憾的是患有记忆障碍的父亲已经不能胜任了。头一天,马良交给父亲剧本,他会说:“好,我今晚看一下。”第二天早上,面对儿子的询问,他会问:“什么剧本?”
马良只得自己来做导演。2014年春天,毫无木偶制作经验的他去了木偶制作之乡泉州,和一位师傅认真学习了数月时间。回到上海后,他在天台上搭建了一个25平方米的木工车间,组建了木偶制作团队,潜心研制等人高的大尺寸机械木偶。
画了无数张图纸,失败了无数次后,第一个木偶终于制作出来。然而,由于不知怎样才能让它站住,刚立起来的木偶一下倒在了地上,瞬间被摔得粉碎。马良蹲在地上摩挲着那些碎片,心疼得直想掉泪。
后来,马良尝试改变材质,使用玻璃钢等牢固材料,但玻璃钢在烧制时有毒,他只能戴着防毒面具工作。在漫长繁复的创作过程里,不断的失败让他无数次心灰意冷,但一想到父亲,他又化身一个想挑战大风车的笨蛋一样坚持了下来。
经过不懈地努力和尝试,由牛皮、纸、黏土、玻璃钢、橡胶等组成,零件超过1200个、有着真人大小、眼睛手指都会转动的大型木偶“马古几”最终站到了舞台上。很快,《爸爸的时光机》入选2016年度在纽约举办的国际演艺协会年会,这是世界最著名的演艺平台,《爸爸的时光机》是过去10年里是唯一入选的中国戏剧作品。
2016年10月13日,《爸爸的时光机》作为第十八届上海艺术节特别委约作品正式公演。马良陪着87岁的老父亲坐在舞台前。一个金属机壳的木偶走上舞台,他眨巴着双眼,在黑暗中寻觅着什么,他就是主角马古几。为了让患有老年记忆障碍的爸爸认出自己,他发明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回到过去的时光机。他小心翼翼地推动启动机器的闸刀,灯光渐次闪亮,机器上冰冷的齿轮缓缓转动,仿佛碾过那些被遗忘了的时光……在时光机里,马古几又回到了童年里,爸爸带他去郊游、教他骑自行车……当小马古几在满世界找寻爸爸的身影,一声声呼唤着“爸爸”时,爸爸的口琴声响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马良看到一旁的父亲泪光闪闪地小声跟着哼唱,那是小时候父亲最爱给他唱的歌。那一刻,马良紧紧牵着父亲的手,恍然间好像真的跟着时光机穿越到了童年里。他知道所谓父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只想让这场告别漫长些,再漫长些……
时光流逝,人与人终要告别,爱与亲情却会代代传承。马良说,《爸爸的时光机》既是献给父亲的礼物,也是对父母亲赋予生命的答谢。他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和父母,一起来思考生命本身的神秘遗传,以及这传承里所有的美好意义。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