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南部地区藏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7-01-17 05:58邓小林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花叶海棠林区

邓小林

(玛可河林业局,青海班玛 814301)

林业产业

青海南部地区藏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邓小林

(玛可河林业局,青海班玛 814301)

花叶海棠的叶芽加工制成的藏茶,是当地牧民群众的生活饮品,同时也是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当地政府为了利用林区野生藏茶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帮扶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进行了人工栽植藏茶。在藏茶产业发展中,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藏茶;花叶海棠;产业发展

藏茶是由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嫩芽和叶加工制成,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叶和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果实是制药的优质原料,叶和芽制作的藏茶是我国藏区传统的饮品。两种海棠均属蔷薇科苹果属植物,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玛可河林区玛可河两岸零星分布或散生着花叶海棠。

1 基本概况

1.1 地理及社会概况

玛可河林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巴颜喀拉山脉果洛山的南麓,属大渡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区,林区海拔为3 147~4 850m,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寒冷,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土壤类型等综合因素影响,林区生长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物种,据调查,林区共有森林植物67种297属886种,是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原植物基因库[1]。林区有两个藏族乡,人口6 000余人,牧民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小块农耕地,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十分低。

1.2 生物特性

花叶海棠(学名:Malus transitoria),蔷薇科,苹果属。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m;叶片卵形至阔卵形,通常3~5不规则深裂,表面疏生绒毛,背面密。伞形花序,具花3~6朵,花瓣卵形,粉色和白色,花期5~6月,果实近球形,果期8~9月。生于海拔2 000~3 900m林下、林缘和河谷地带,分布于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和四川等省区[2]。

2 藏茶资源及发展现状

花叶海棠零星或散生于林区玛可河河岸的阳坡和半阳坡中下部的灌丛中,据调查,全林区野生花叶海棠仅有百余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任何工业污染的环境,成就了花叶海棠种植和自然生长,也孕育了特色资源。

藏族群众自古就有饮用藏茶的生活习惯,当地牧民自发采摘花叶海棠叶芽,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简单加工自已饮用。四川省炉霍县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传统加工藏茶的优势,带领当地农牧民进行了大面积种植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用其叶芽经过传统和现代工艺结合精制而成的雪域俄色茶,成为了当地特色产业,农牧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藏茶产业,带动林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班玛县政府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和乡干部去四川炉霍学习种植和加工等技术。2014年春,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初步种植了200hm2花叶海棠。

3 花叶海棠的经济及生态价值

据研究,两种海棠的叶均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多种维生素和Ca,Fe,Zn,Cu,Mg,K,Mn,Cr,Sr,B等微量元素,据测试,用两种海棠的叶芽加工的藏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抗缺氧的“三降四抗”作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同时该植物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耐瘠薄能力,是青藏高原荒山造林优势树种,亦可用于庭园、街道绿化观赏等生态功能。

4 制约藏茶发展的因素

4.1 采摘方式粗放,天然资源遭到破坏

近两年藏茶市场需求渐增,人工栽植的茶树还不能采摘,林区野生花叶海棠分布零散,面积小,牧民群众在采摘时十分粗放,不注重保留部分枝叶,采取全部摘光,甚至采取“杀鸡取卵”方式折枝采叶,对树枝和树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4.2 管护难度大

人工栽植的藏茶都为退耕地和荒地,而这些地又都是牧民散放牦牛的草地。由于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拉设的网围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牧民的牦牛对藏茶幼苗进行了践踏和啃食。

4.3 牧民群众观念落后,管理模式粗放

班玛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域经济不发达,牧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畜牧业,牧民群众思想观念传统落后,接受新事物迟缓,对参与栽植和管护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粗放的管理模式,苗木的存亡与牧民群众自身利益未挂勾。

4.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藏茶从种苗生产,苗木栽植,到施肥除草、修枝等田间管理,再到茶叶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来指导,当地县乡林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不同程度制约藏茶产业的发展。

5 发展对策

5.1 制定“东部沙棘,西部枸杞,南部藏茶,河湟杂果”经济林生态建设发展战略

县乡林业部门要主动提前谋划,落实地块,逐年人工栽植,打造玛可河两岸万亩藏茶基地。同时把发展藏茶产业作为青南地区生态建设和发展地方经济、帮扶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工程,加大落实资金支持力度,为藏茶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2 制定管护措施,落实责任制

“三分造七分管”的管理方式是营造林成果巩固和保持的基础与保障。对每年人工栽植的藏茶全部封育管理,拉设网围栏,减少牲畜践踏破坏;对栽植成活率在85%以下地块,次年进行补植补栽;对茶林地加强田间管理和人工锄草施肥,病虫害定期检查和预防;对茶林地落实管护责任,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村社,村社与牧民层层签定责任书,制定奖惩措施,责任落实到户,使每一块地都有人管;同时对林区原有的野生藏茶资源加强保护,对牧民群众的采摘时间和方式进行规范,采摘技术进行监督指导,切实保护好天然野生藏茶资源,现实资源永续利用。

5.3 多渠道多方式转变牧民群众思想观念

当地牧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发展藏茶产业认识不到位,对产业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参与性不高,管护措施得不到落实等这些落后的观念,县乡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他们,举办阶段性培训班,组织有代表性的牧民去外地参观学习。制定藏茶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鼓励承包管护,实行谁的地块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发展藏茶会给他们带来真真的实惠。

5.4 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技术人才,组建龙头企业,管理经营藏茶产业基地,以乡镇为单元,培育茶农专业户,对茶农户投入资金和技术,再逐步带动零散茶农提高种植积极性,最终实现基地大规模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市场牵着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着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使当地牧民脱贫致富,藏茶产业长足发展。

[1]郑杰.青海玛可河森林保育与发展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

[2]青海木本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路 实]

Tibetan Tea Indust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South Region of Qinghai

DENGXiao-lin
(Makehe ForestryBureau,Qinghai Banma 814301,China)

Tibetan tea that the flowers and leaves of malus transitoria made of,is the local herdsmen’s life drink and it is alsoa kind ofhealth product for improvingimmunity of human body.The loc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use the forest wild tea resources,develop special industries,and help people out of poverty,carry out the artificial planting of tea.In the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analyze the factors con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the industryofscientific,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measures.

Tibetan Tea;Malus Transitoria;IndustryDevelopment

F307.1

A

1673-5919(2017)01-0056-02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1.016

2017-01-05

邓小林(1968-),男,青海省班玛县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花叶海棠林区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黑龙江省林区与非林区居民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超声表现
秋天?花叶
《大嘴狗》
找春天①
花叶昆虫世界
赵海棚绘画作品
偶然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