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壮族铜鼓纹饰的文化本质出发,以视觉语言的角度对铜鼓纹饰进行分析应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途径。
【关键词】广西壮族铜鼓 图案纹饰 平面设计 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67-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标识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所接受认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平面设计在整个文化传播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有关设计民族化问题,也使得现代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有了新的风貌。关注民族传统文化,运用传统元素进行艺术设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好地拥有民族标识,更易被大众所接受。2016年广西花山岩壁画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元素被现代文明所接受。广西壮族铜鼓纹饰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图案纹饰引起的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其丰富的纹饰图案更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纹饰资料。本文从壮族铜鼓纹饰的文化本质出发,以视觉语言的角度对铜鼓纹饰进行分析应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途径。
一、壮族铜鼓纹饰的文化本质
铜鼓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物。公元前7世纪左右出现于我国云南的西部地区,其纹饰品种繁多、造型奇异,体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精神信仰。由于铜鼓产生的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以及使用民族大不相同,其纹饰和形态也有所区别,但大致的发展脉络都是简至繁、由具象到抽象,其纹饰蕴含了我们少数民族对自然生活的美好愿望,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极具形式感的装饰构成。作为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青铜艺术瑰宝,学界对壮族铜鼓的研究从未间断过。早在1902年,哲学家黑格尔就撰写了一部关于铜鼓的著作——《东南亚古代金属鼓》,在这部著作中他对铜鼓的纹饰作了详细的描述;20世纪以来,学术界开始对铜鼓有了更为广泛的研究,日本学者一度前往中国、东南亚一带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铜鼓研究更是迈上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关于铜鼓的起源有着三种学术观点,其中有一种是錞于说,錞于是一种古乐器,以纹饰加以装饰是为了表达人们祭祀求福的心愿,以韵律去表达先人的渴望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纹饰究其本质而言,首先应该考虑其附属于主体物之上,其造型特点也应符合器皿的轮廓,在这个基础上,纹饰应该保留其功能性、符号意义以及审美特点三个方面的本质意义。从铜鼓纹饰的造型特点不难看出,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生活的特定经验,其意义往往具有一定的指示意。所以纹饰最早大都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那么,早期的铜鼓纹饰与其功能性是分不开的。其次是其符号意义,铜鼓纹饰具有民族属性,属于群体性共识,也就是共同建立约定成俗的观念,为了便于先民的记忆其图形往往会对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提取、概括,又通过客观图形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其纹饰表达有主观的视觉符号,也有客观的。最后铜鼓纹饰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识,伴随着先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停留在追求纹饰的实用性与符号意义上,对其装饰意味也越来越看重,这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从物质生活开始追求精神世界一样,最终对形式美感的追求也成为了铜鼓纹饰追求的中心,然而装饰纹饰本身并没有其独立的价值,它仅只是人们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概括描绘,通过铜鼓这个主题体现出来,装饰体分为主观臆想形态和客观抽象形态,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征,都兼具有形式美感,这是壮族铜鼓纹饰的另一个文化本质。
二、壮族铜鼓纹饰的视觉语言传达
壮族铜鼓纹饰视觉语言源自于先民对已知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图形图案进行表达,是以铜鼓为依托,通过乐律来传达美好愿望的民族文化构建。壮族铜鼓纹饰大都描绘在铜鼓的鼓腰和鼓面上,它将自然形象进行概括提炼以及变形,构成了系统化的纹饰图形来表达自身情感世界,以具象或抽象的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特点,在特点的人文环境中,用一种独有的文化逻辑秩序来交流各自情感。在研究过程中,将壮族铜鼓纹饰分为了两个大的方向。一类是几何抽象类,如太阳纹、回形纹、菱形纹等;另一类为自然现实提炼类,例如,翔鹭纹、羽人纹、船纹、牛纹和蛙饰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总体而言,铜鼓纹饰其视觉语汇大多就是对人类自身生产活动以及自然物象的描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然后通过形态的艺术抽闲化、图案化来进行概括,但其仍保留了民族特色。这就使得我们在对铜鼓纹饰进行研究的时候可以通过从再现与表现、具体与抽象的角度来讨论铜鼓纹饰视觉语言的特点。
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一定是文化精神,在视觉设计中是艺术家主观精神内容的视觉信息传达。在我们看来,铜鼓纹饰的认知度越低,表现形式也相对抽象,最终其表达出来的更接近于某种民族思想。壮族铜鼓纹饰图案纹样进入到冷水冲时期后,图案大都以概括性的抽象图像为主,很难分辨出其真正的文化寓意,识别度也开始降低,抽象的图案只能根据纹饰的发展进行辨别,如几何纹饰基本上都是抽象化的图形,很难了解当时的铸造者选用它的具体含义。通过对铜鼓纹饰的视觉语言的研究,能更好的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将民族文化精神传递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是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三、壮族铜鼓纹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时代发展至今,有很多地区仍保留了铜鼓文化,结合铜鼓纹饰的纹饰特点,我们将少数民族服饰作为纹饰发展的另一个分支,它们之间有很多关联性,都用纹饰记录民族历史,反应其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在很多民族服饰上可以看都相同的铜鼓图案,如太阳纹、鸟翔纹、几何纹等。这也说明由于铜鼓纹饰的概括抽象与现代设计的扁平化可以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除了在铜鼓民族服饰中,铜鼓纹饰视觉语言在很多现代设计中都可以有所体现。平面设计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提炼概括,在标志设计中尤为重要。壮族铜鼓纹饰中的大多数图案都是对已有事物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这点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
(一)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铜鼓纹饰具有很强的象征符号寓意,它源自人们原始的思想意识,其中抽象的形态和色彩都具有良好的隐寓意,如太阳纹饰光明之一,拥有铜鼓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等。象征符号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通过这一媒介可以更好的表达标志体的思想寓意,使之更具特点,更能体现民族企业本身的文化质感。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标识其采用了铜鼓的外形加之太阳纹的纹饰,表现了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感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见图1)。
(二)民族旅游产品包装中的运用
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是近些年受到国家和政府推崇的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形象宣传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各地方传统地域文化得以保留,从而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广西作为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壮族铜鼓作为最具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之一,对其内容的采集与利用,能更好的带动广西旅游经的发展。例如云南的那榔铜鼓酒的包装(见图2),其包装体本身采用青铜器铭文的造型,配合铜鼓做特有的纹饰来表现这个酒包装的文化质感。
总之,壮族铜鼓作为西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留了民族文化最本质的部分,在现代语境下,只要能寻求到与之相依托的当代文化载体,就能很好地使铜鼓文化得到发展与传承,同时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郑师许.铜鼓考略[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7
[3]蒋廷瑜.铜鼓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4]蒋廷瑜,廖明君.铜鼓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何德珍.壮族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及传播价值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1(3)
[6]李伟卿.古代铜鼓具象纹样.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壮族铜鼓纹饰的研究与应用”(KY2015LX775)
【作者简介】喻计耀,男,湖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