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喜
摘要:我国目前所提出的服务型政府正是向市场主体学习的一个缩影,本文就针对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以工商管理角度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公共部门;服务型政府
据统计,我国在2000年行政审批事项在最多的时候就达4000多项,各级省市自治区的行政审批事项一般也在2000项以上,公共部门行政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一项审批常要经过几十道手续,申请人常常需要往返奔波[1]。所以,老百姓常常把申请行政许可称为“跑审批”,一个“跑”字,深刻反映出人们的辛劳无奈[2]。许多外资企业本对我国投资很感兴趣,当面临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时候就不得不望而却步。曾有相关部门进行推算,如果能打破行政垄断或行业垄断,可以大幅度减少相关资源消耗,提高行政部门管理效益。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了有法可依的阶段,进而在法律要求下如何设定和审批行政许可权力活动,社会各界称之为“政府角色的深刻转变已经拉开了大幕”。但笔者认为这并没有涉及到行政许可项目的最本质的内容。因此,我国要变革现有的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及现在所说的转变职能,放松规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此外,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严重滞后,同建立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笔者认为,要提高行政效率,其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切实把我国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和分配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来。如何将政府角色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第一点就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者为服务者角色,重视掌舵而不是划桨;其次,树立效率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公共部门内外部树立危机优胜劣汰的意识[3]。
1、缺乏明确的建设标准
这里所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标准,其实质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可以视为“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定位问题,这是“服务型政府”有无必要建立以及如何建立必须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我国目前处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起始阶段,在借鉴其他经验的同时,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道路,然而又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建设标准不明确的问题[5]。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将我们所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过于泛化,其二是将服务型政府建设技术化。那么如何做到明确建设标准呢?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定位:第一种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理念的角度,将服务定位在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念;第二种以具体服务型职能的角度,将服务由经济建设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三是工作方式角度,将服务定位于扩大项目、集中提供、改善态度等行政方式[6]。
2、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层面措施多,制度建设缺失;二是职能转变尚未到位,存在服务不力、管理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三是服务型政府呈现“一边冷,一边热”,也就是说公共部门与公民之间缺乏互动[7]。
3、建设资源不足也就是人力和物力的不足
现今,我国行政人员队伍基数相对其他国家的确很大,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缺乏的高精尖的管理人才,同时在某些地方比如偏远城市或乡村对服务型政府还存在不了解甚至是误解的情况,这就是由于物力,财力,人力无法触及的地方造成的弊端。总体来说,影响了实施整体服务型政府建设方略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8]。
4、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建设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这就使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封建文化的侵蚀,另外需要说到的建国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都由政府统购包销,导致政府有限些部门存在官本位和权本位的思想,这些都与目前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格格不入。另外一方面是公民的社会基础薄弱参与共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识不强,即上文提到的政府热,公民冷的局面。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其表现:第一,公务员的执政为民、为民谋利的服务理念薄弱;第二,政府自身的改革和社会组织的发展缓慢甚至扭曲;第三,公民的民主意识薄弱,文明化进程缓慢[9]。
5、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仍旧比较缓慢,缺乏直接的强劲的推动力量
主要是由我国行政体系内部动力不足以及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旧的体制和机制的阻碍,这里就不多描述。其次是公民的参与不足,社会监督不够造成的[10]。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会对我国的服务型政府造成以下不良影响:第一,影响服务行政理念的树立;第二,影响公务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性;第三,影响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第四,影响公共部门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有效性。
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如何把这条路走稳、走好需要相关部门确定一条主线,同时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学习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也需要综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相应的调整。笔者根据哲学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服务型政府改革推动力量分为两大类:
6、增强内部动力
培育服务理念,公务员首先要转变管制观念;其次要培育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理念;最后是培育其服务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制度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真正的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下放权力防手给第三部门去做;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探索实现大部门体制,减少行政层级,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增加公共服务,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公民需求导向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建立多远主题、多方投资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服务型政府的回应性,改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质量。
7、加大外部压力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落实人大的监督地位,加强人大监督的力度,替身司法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和公民参与机制。服务型政府首先是“阳光政府”。公民具有知情权,因此包括公共信息在内的公共服务是面向全社会的、应当向全社会公开。所以一定要加强新闻立法,是新闻在法律的保障下能公开公正的进行舆论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渠道,拓宽公民监督政府的新渠道,使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决策、执行、评价过程[21]。
参考文献:
[1]韦鹏.法律与生活[J].法律与生活,2009,38(14):2-4.
[2]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J].理论探讨,2005,68(9):3-6.
[3]巴泽尔.突破官僚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5-71.
[4]张立荣.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