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莉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传统的高校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相关部门颁发了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使用有效的增强了现代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对于我国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影响
一、增强了高校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
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相关的一些内容,更有助于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一系列的改革中有部分内容与高效是相关的,其中涉及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调整与改革,然而受于旧的会计制度的制约,使得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无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在会计核算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这些科目的设置使得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可以顺应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效的提升了高校资金的透明度,便于会计工作的顺畅推进。
二、能够更加真实、具体的对高校的实际资产作出反馈
我国高校中固定资产是其资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然而在旧的会计制度中并未充分重视对这些固定资产实际价值的体现以及管理,这种弱管理不但导致高校中大量的设备被闲置或者并未得到最合理的使用,而且还使得一些需要清理以及报废的陈旧设备依然体现在高校的资产结构中,最终致使账面资产与实际的固定资产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增设了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要求各个高校依据自身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确立折旧年限,并制定科学的折旧计算方式。同时,还增设了“累计摊销”、“累计折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会计科目,大大提升了高校对资产的精准核算。
三、拓宽了高校资金来源渠道
在过去,我国高校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源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校的持续扩招,高校所消耗的费用愈来愈高,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财政拨款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的资金筹措方式也逐渐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财政资金的依赖度正在逐渐降低,但与此同时其自身的财务管理结构与内容也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工作类目和内容不断增加,这种背景下,旧的会计制度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限制和制约。在旧的会计制度下,高校如果想要筹集更多的经费,除了申请财政拨款外,唯一的一种方式就是向银行进行贷款,但是受于高校盈利能力的限制,它的还款能力明显跟不上其建设的资金投入速度,这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大大提升,甚至使部分高校迈入了破产的边缘。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增设了“收人”与“结余”等科目,使高校的资金结构变得直观和清晰,其管理方式也变得更加便捷,另外,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增强了高校管理层和财务工作者的“支”、“存”观念,促使高校财务管理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新会计制度可以更有效的计算出学生的培养成本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的推进,愈来愈多的人能够上到大学,这就使得高校的学费标准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如果想要制定出使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学费标准,就必须设立完整的学生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现代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大量的专业和学科类别,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对于学生的培育成本要求必然是不同的,在旧有会计制度下,由于类目的不全导致高校对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比如,把小同经费进行分类,把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分开核算,再加上固定资产的折旧,就能够比较合理的得出学生的培养成本。另外,新会计制度中还把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引入到了高校财务管理中,这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五、构建了健全的财务报表体系,使会计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更加便捷
新会计制度中要求高校财务报告必须有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附注,并且对报表的格式以及报表的构成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例如,把原来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项完全除去,运用“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方式进行取代;把收入支出表改成了收入费用表。新的报表体系更加符合修正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可以更加完整地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反映,为现代高校提供相关的基建投资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完整、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综上所述,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之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它能够促使高校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发展,帮助高校向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当然,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依然处在初期,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各个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各种问题的分析与总结,并完善新的会计制度,使其能够为现代高校的发展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湛深. 浅谈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J]. 知识经济. 2015(24).
[2] 杨杰. 浅析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