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2017-01-16 14:18:28管礼田蔺伟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脓汁猪链球菌败血症

管礼田蔺伟波

(1.山东省昌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昌邑 261300;2.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昌邑 261300)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管礼田1蔺伟波2

(1.山东省昌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昌邑 261300;2.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昌邑 261300)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常见有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由C群链球引起的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危害大;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死亡。

1 流行病学

猪链球菌病的致病菌为链球菌,显微镜观察为圆形或卵圆形,排列呈链条状,多数为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菌。截至目前,可统计的有35个血清型。根据病程长短,此病细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例,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为主;慢性型病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组织化脓性炎为主。

此病的发生,多数因隐性感染母猪而诱发。致病菌经消化道、呼吸道、受损皮肤及黏膜等传播感染。猪感染此病不分年龄、品系,但是,哺乳及断奶仔猪的易感性最大,怀孕母猪的感染率同样较高。

流行季节多数集中在7~10月份,个别情况下,呈一过性流行。

此病的流行与炎热的气候诱因同样关系密切。

2 临床症状

败血型主要常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患猪就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h内死亡;急性病例的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郭、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3~5d内死亡。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

脑膜炎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多发生于20~35d前后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最终昏迷而死。

关节炎型主要由前两型转来的,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病猪在一肢或几胰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断奶仔猪和出栏育肥猪多见,传播缓慢,发病率低,但猪群一旦发生,很难清除。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受害淋巴结最初出现小脓肿,然后逐渐增大,感染后3周局部显著隆起,触诊坚硬、有热痛。病猪的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均有障碍。脓肿成熟后,表皮坏死,破溃流出脓汁。脓汁排净后,全身症状显著减轻,肉芽组织生长结疤愈合。病程3~5周,一般不引起死亡。

3 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型:发病急,病程短,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死亡率高达80%以上。血凝不良,皮肤有紫斑,黏膜、浆膜皮下出血。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管有不同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淡黄色,少数可见轻度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内膜有出血点。有的可见轻度的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腔有少量淡黄色积液,部分有较轻的纤维素性腹膜炎。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高温(41℃~43℃),呆立嗜睡,便秘,呼吸困难,厌食,精神差,眼红泛泪,流鼻带脓,偶有咳嗽,颈部、腹部、耳朵及四肢皮肤发紫,有瘀血块和出血斑。

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少数脑膜下充满积液,脑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出血,其他与败血型变化相似。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最终昏迷而死。

慢性型:心内膜炎时,心瓣增厚,表面粗糙,在瓣上有菜花样赘生物,常见二或三尖瓣,有时还见于心房、心室和血管内。关节炎时,关节囊内外有黄色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物质。

4 诊断

依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

镜检涂片是比较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经涂片后染色镜检,观察有无典型的链球菌。

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取肝、脾脏、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观察菌落生长,有无溶血,以及溶血的类型。若菌落出现β型溶血,进一步做细菌形态和生化鉴定。还可进一步做血清学及分型鉴定。用PCR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

动物接种试验将采取的病料或细菌培养物接种家兔、小鼠和鸽子,观察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从死亡动物体内分离细菌、鉴定细菌。

5 防控措施

5.1 综合防控

将病猪隔离,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0%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10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庆大霉素1~2mg/kg,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环丙沙星治疗,2.5~10mg/kg,每隔12h注射一次,连用3d,能迅速改善症状。

5.2 预防措施

5.2.1 综合性预防 预防本病主要应加强平常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平时的消毒工作。此病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运输途中健畜和病畜都很容易形成伤口而加重此病的传染感染。因此,长途运输期间,应注意猪群的消毒,避免挤压病畜传播此病。

5.2.2 免疫预防 本病流行的猪场和地区可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在60日龄首次免疫接种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以后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ml,浓缩菌苗注射3ml,注射后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到6个月。猪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ml,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猜你喜欢
脓汁猪链球菌败血症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一例用饱和食盐水治疗狗化脓性炎症的报告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家畜三种常见外科病的症状和治疗
牛放线菌病诊断和治疗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