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临沧 677000)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张 燕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临沧 677000)
随着临翔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得到了优化,对肉食品已经从“温饱”转变成了对营养和质量的需求。牛肉以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喜爱和关注,而口蹄疫是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带来经济损失的一种牛类传染病,特别临翔区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西与缅甸联邦相连。中缅边境无任何天然屏障,边民互市,牲畜混牧,境外动物疫病复杂,长期以来,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频繁,商品及畜禽的流通、人类活动频繁,致使牛口蹄疫的发生次数和疫点数增加,造成牛口蹄疫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此病流行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常年暴发口蹄疫,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参考文献来综合谈谈牛口蹄疫的发病征兆及防控措施。
俗名“口疮”或“蹄癀”。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发病率较高,传染快,易通过空气传播(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km以外的地方),偶尔传染人(主要是接触病畜的人)其临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症状(属一类传染病)。可通过其唾液、乳汁、粪、尿、病畜的毛、皮、肉及内脏将病毒散播。各种被污染的圈舍、场地、草地、水污,染源物品如工作服、鞋、饲喂工具、运输车、饲草、饲料、泔水等都可以传播病毒引起发病,空气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
牛感染口蹄疫病毒之后,并不会立刻产生症状,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最快三两天,最慢要一个月才会发病。发病后主要有以下特征。
(1)感染初期。牛的体温迅速升高到41℃以上,神情呆滞,食欲下降并大声喘息。口蹄疫一般不会致死,有的病牛在感染初期未出现继发性感染,病灶会在短期内慢慢愈合。但是该传染病对犊牛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发生口蹄疫,尽量隔离犊牛饲养。(牛的潜伏期一般为2~5d,最短为24h,最长为14d)。
(2)发病以后,反刍停止、饮欲减少的症状。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白色水泡,口腔外的涎液增多,由于体温升高和病毒损害免疫系统的原因,牛的皮肤会出现大量的水泡(主要集中在腹部、奶头、趾间和蹄冠等部位),行走时跛脚,严重时蹄冠甚至会脱落。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虎斑心”)。
(1)严格执行动物检疫制度,严格的消毒制度是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措施。养殖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由专人负责,消毒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池内放置2%~3%火碱溶液,每10d更换1次,同时还设置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保持养殖场内环境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进行消毒、清扫,排泄物必须发酵后才能使用。常用的消毒药物有: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0.5%~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
(2)定期对牛进行春秋疫苗接种,确保没有遗漏,从根源上杜绝病原的潜伏。
(3)在进行犊牛时一定要事先做好体检,并接种疫苗之后再散养入群。
(4)发生任何疑似情况,立即隔离疑似患病牛,确认没有危险后方可解除隔离。
这些只是最常见的手段,此外还有许多有效的手段可以预防口蹄疫的发生,建议养殖户多进行交流,对口蹄疫保持谨慎的态度,才能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对疫区尚未发病的牛和尚未产生疫情区域的所有牛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情扩大造成更多的损失。
(1)口蹄疫感染初期,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恢复,但是为了加快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0.1%)清洗,然后在溃疡处涂抹明矾溶液(2%),也可用食盐代替高锰酸钾,或肥皂水和硼酸水对牛的乳头部位清洗,再用来苏儿清洗牛的蹄部,然后涂抹青霉素软膏,肥皂水和硼酸水对牛的乳头部位清洗效果比较好。
(2)药物防治方法
方案一:犊牛发生口蹄疫,使用牛蹄金和头孢及地塞米松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注射两天。可以防治心肌炎的继发,治愈率在85%。怀孕的母牛发生口蹄疫,按照治疗量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两天治愈。
方案二:育肥牛发生口蹄疫,牛蹄金和头孢及地塞米松使用两天,治愈率达90%;口蹄疫继发乳腺炎,一直反复的,使用牛蹄金配合头孢注射三天,能够彻底治愈。
方案三:如果牛发生口蹄疫比较严重,伤亡率极高。用静脉注射:葡萄糖+地米+头孢连用2~3d,效果极佳。
(3)病死牛要作无公害处理。对疫区内的牛要逐一检疫,病死牛要作无公害处理,深挖深埋,在盖土前用火碱撒上一层。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扑杀后14d,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锁。直到发病区域所有的牛都痊愈之后,方可解除隔离。
口蹄疫作为困扰世界多年的牛的养殖产业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不断与其做斗争。目前,对牛的口蹄疫的相关治理措施已经相当成熟。检疫工作不放松,不懈怠,对区内口蹄疫高发的地区引进的牛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坚决不买病牛,同时,也要对卖出的牛进行检疫,以防治病牛流入市场。一方面,对牛的养殖过程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搞好饲养环境的清理工作,不给病菌滋长、蔓延的机会;另一方面,一旦发现病情,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且积极配合防疫部门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战胜牛的口蹄疫病。
[1] 谭金东.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5,(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