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之春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0540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综合防控
牟之春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0540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流行极为广泛,而且病毒有变异的可能,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威胁极大,为目前夏季高热病高发的主要诱因。对应的防控和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病毒引入性疾病。一旦有病毒入侵,有90%的母猪血清检测显阳性。此病流行无季节性,老疫区发病较缓和。怀孕母猪感染,降低生产性能,诱发流产或早产。此病发病特点:易反复。此病停歇后,一段时间后,引进易感猪,发病病将显著增高。潜伏期长短不一,仔猪在2~4d,怀孕母猪4~7d。而且,不同毒株致病力不同,感染后潜伏期同样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潜伏期在70~100d不等,长的可达半年之久。
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体温高升,呼吸困难。严重时,呈腹式呼吸。眼结膜发炎,眼睑水肿。患病病猪,耳部发绀,四肢多处皮肤呈紫红色,排便呈浓茶色。部分感染病例,共济失调,后躯无力。病程在5~10d。仔猪发病率100%,母猪感染后,乏情、发情延迟,分娩率降低,流产、早产、晚产等时有发生。
3.1 预防措施
3.1.1 接种防疫疫苗,做好抗体水平检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国家强制免疫的病种,由此,此病的接种防疫,应会同地方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结合地方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接种防疫程序。市场有售的接种疫苗,有传统灭活苗、高致病蓝耳灭活苗、弱毒苗三种。猪场未发病的猪群均可采用高致病性灭活苗进行免疫,3周龄及以上仔猪,每头2ml;母猪,在怀孕40日内进行初次免疫接种,间隔20日后进行第二次接种,以后每隔6个月接种1次,每次每头2ml;种公猪,初次接种与母猪同时进行,间隔20日后进行第2次接种,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一次,每次每头2ml。而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免疫有所不同,仔猪断奶后首免,剂量为1头份/头,四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剂量为1头份/头,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不应于紧急免疫接种,并且在种公猪、妊娠母猪禁用。定期对免疫猪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补免方案。
3.1.2 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早期猪场的构建,应符合动物疫病防疫条件要求,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在建场完毕后,报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验收,并颁发动物疫病防疫合格证明后,方可投入使用。养殖猪群务必自繁自养,坚持全进全出,确保养殖猪群的健康安全。搞好养殖环境卫生,做好灭鼠、除杂草工作,避免蚊虫滋生而成为各类病患的传染媒介。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每月至少1次带猪消毒,清灭场地内病原菌数量,构建猪场安全的生物防护体系。
3.1.3 猪场实施封闭化管理,减少猪舍内不良应激
改善猪群饲喂管理,严格封闭化管理。种公猪、后备种猪、空怀母猪、泌乳母猪、育肥猪等等,针对不同生理特点,针对性调整用料配方,满足生猪生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冬季养猪注意圈舍保暖,夏季高温高湿注意舍内通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及时补充清洁饮水,确保舍内清洁卫生干燥。根据猪场实际,控制养殖密度。做好防疫驱虫工作,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3.2 治疗措施
在猪蓝耳病感染后,免疫系统大受破坏。诊治不及时,易继发感染支原体、链球菌、圆环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病害。由此,待确诊为此病感染,建议用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抗病毒类药物。比如:用复方黄芪注射液或复方板蓝根注射液降温抗病毒,并采用广谱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先是加入饮水,然后每1t饲料混合500~800g投用,抗菌消炎,以控制病症和体温升高,使生猪保持饮欲和食欲,对于食欲废绝的生猪,在注射上述西药的同时,可以服用中药煎剂如清瘟败毒散(石膏200g、生地50g、水牛角50g、栀子50g、丹皮50g、黄芩50g、赤芍50g、玄参50g、知母50g、连翘5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100g)让猪饮服或灌服,对于高热不退和脱水的生猪还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口服补盐液和电解多维缓解脱水和酸中毒。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辩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良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病毒引入性疾病,经病毒感染后而诱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在此病的流行中,最大的特点,病情得到控制后的一段时间,重新引进新猪种后,又再次暴发的可能。此病感染后,最典型症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体温高升,呼吸困难。严重时,呈腹式呼吸。眼结膜发炎,眼睑水肿。患病病猪,耳部发绀,四肢多处皮肤呈紫红色,排便呈浓茶色。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综合防控此病务必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接种防疫疫苗,应结合地方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接种防疫程序。不断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坚持自繁自养,坚持全进全出,确保养殖猪群的健康安全。猪场实施封闭化管理,不同生理特点调整用料配方,减少猪舍内不良应激。此病被感染后,多数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诊治不及时,易继发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由此,临床诊疗期间,应及时配用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抗病毒类药物,能大大缓解病情,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11-213.
[2] 王斌,张智鹏,范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37-140.
[3] 吴志明,刘桂芝,李桂喜.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宝典[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6: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