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刚
(天津市宝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浅谈鸡场消毒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田志刚
(天津市宝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在鸡场的管理中,控制疾病的有效方法除了做好免疫接种外,消毒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疫病防控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养殖场,特别是中小规模的养殖场,缺乏专业的消毒知识,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不当等原因,不少的养殖场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就此浅谈一下鸡场消毒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临床患病鸡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即使亚健康鸡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也存在多种条件致病菌。消毒前不彻底清理粪便、污秽杂物就进行消毒,结果因为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受粪便、污秽杂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作用于病菌、病毒从而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有的鸡场不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不依据消毒对象配制消毒液的浓度而是错误地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消毒剂的浓度是根据其性质和消毒对象来确定的。盲目加大,一方面会增加药费、加大养殖成本;另一方面还会增加残留对鸡只产生毒副作用。
很多鸡场使用醛类及过氧乙酸消毒剂给鸡舍用来喷雾消毒,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些消毒剂刺激性强,容易造成鸡群黏膜损伤,激发鸡群的呼吸道系统疾病。
很多鸡场为了达到广谱、彻底的消毒目的,不顾或不懂配伍禁忌,随意将2种或2种以上的消毒药混合使用,往往是不仅不能增强消毒效果,而且还会因为药物的拮抗效应,降低了消毒效果,甚至会产生毒害作用。有的不管消毒剂的性质便将药液一次性配好长期使用,时间一长反而会降低效果。另外,由于中和作用,在短时间内一前一后使用酸碱两种消毒剂,也会影响消毒效果。
这和鸡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抗生素类似。如果鸡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消毒剂,致使病原微生物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鸡舍的周围环境消毒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到鸡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公共健康。周围环境包括粪便场,进出场区道路,甚至包括饲养员的服装、鞋、靴子等。更由于粪便堆积场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滋生的场所,所以消毒至关重要,要及时清理消毒饲养员的服装、鞋、靴子等,才能确保不把病原微生物带入鸡舍。
总之,消毒工作是鸡场控制疫病发生流行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想获得理想的消毒效果,必须采取科学的消毒方法,而避免上述6项误区的发生是开展鸡场消毒工作最基本的原则。
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蛋鸡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15ZXBFNC00140)
田志刚(1977-),男,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