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俊
(海安县墩头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适度规模蛋鸡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应用推广
王万俊
(海安县墩头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海安是蛋鸡养殖大县,素有禽蛋之乡美称,近年来,规模养殖发展迅速,传统养殖模式中存在的鸡场建设不规范、饲养品种复杂、粪污处理与利用率低、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与现代蛋鸡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适度规模 蛋鸡养殖 生态养殖 饲养管理
适度规模蛋鸡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标准化蛋鸡场建设、优质投入品的使用、疫病的防控和粪肥的综合利用等技术,提升海安县蛋鸡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蛋鸡产业转型升级。文章由此就适度规模蛋鸡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应用推广相关的要点知识做系统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满足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需求,在鸡场选址方面,应做到环保、高效、便利,同时不能忽视成本的因素。目前本地鸡场在早期选址随意性大,在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升级,至少满足基本的防疫要求。选择的鸡场址,应远离交通主干道、居民区、禽畜场、屠宰场、垃圾站等等。尽量安排在高燥处,确保采光充足,排水良好,最好布局有绿化隔离带。
按照生态健康养殖的设计要求,养殖场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区域之间严格分开,不同区之间设立了门以及配套的门卫室、消毒池、消毒淋浴更衣室。各功能区之间有防疫隔离绿化带或墙。生产区主要包括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鸡舍间距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防疫等的要求。设有专门饲料库房,利于配料和喂料。场区内的道路分别设立了不交叉的净道和污道。鸡场周围要建设绿化隔离带,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对人禽无害的花草、树木进行场区绿化,用于鸡舍的遮阴和净化空气等。鸡舍四周铺设3m宽的水泥道路,便于消毒。鸡舍两侧山墙上方通风口安装镀锌铁丝网,便于灭鼠防鸟。设置科学的消毒池,其中,养殖场车辆消毒池,设于鸡场入口处,规格为3m(长)×2.5m(宽)×20cm(高),底部要坚固,用石子水泥铺底,厚度不低于20cm,两边稍斜;鸡舍门口踏脚消毒池,设于鸡场入口处,规格为50cm×30cm×3cm(深)。
选择良种蛋鸡是实现高产的前提保障,在大量的推广实践中,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适应养殖生产环境,有着高推广效益的蛋鸡品种为海兰、北农大3号鸡等高产鸡。选择鸡苗时,应注意:体格健硕、均匀度好、无弱病残,不携带致病菌种,有高母源抗体水平。
4.1 育雏期饲养管理
进雏之前,需对育雏鸡舍,彻底严格消毒,检修全部设施。引进鸡苗,重新遴选,用羽毛整洁、收脐良好、叫声清脆、均匀度好的鸡苗。雏鸡进鸡舍后,饮水中加适量的维生素,控制水温在35℃以上。确保每一只雏鸡,能正常饮水后,开始开食。不能饮水的雏鸡,需进行人工辅助。
4.2 育成鸡饲养管理
出生后30日龄至上市,这段时期称为育成期。白天以采食青绿饲料为主,夜晚用自配饲料进行补饲。5周龄以上的鸡还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5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促进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育成期多喂青饲料、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出售前1~2周,如鸡体瘦弱,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至少应使同一鸡舍内饲养的同一批鸡,同时出栏。
4.3 产蛋鸡饲养管理
产蛋期喂料管理,注意做好补饲工作,满足其产蛋需要。
通常情况下,产蛋期饲料以精料为主,适量补充青绿多汁饲料。饲喂用蛋鸡料,一般有6~7d的过渡适应阶段,不要突然更换用料。产蛋期增加光照时间,注意早晚各补光1次。补光时间固定后,就不要随意更改,同时注意做好补料。产蛋期酌情增加捡蛋次数,做好防就巢性准备。通常情况下,当日蛋不要过夜,多补充青绿多汁饲料。产蛋鸡同样为患病敏感期,一旦感染致死率极高。由此,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坚持全进全出,每批鸡彻底出栏后,对鸡棚彻底消毒1遍。所有用具、盆槽等等,都要及时清洁,方可安排下批鸡。蛋鸡产蛋期,留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应激准备。
蛋鸡养殖期间,病害的存在严重影响最终效益产出。注意疫病的综合防控,应将这些工作落实到位:
5.1 重大疫病的免疫
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好重大疫病的免疫。目前威胁蛋鸡养殖最大的病害,在本地以高致病禽流感、鸡新城疫为主。两种病害应作为重点防疫对象。
5.2 严格消毒管理
消毒净化养殖环境,将减少致病菌数量,降低感染病害的概率。在此,建议每周鸡场消毒1次,碘制剂、有机氯制剂等,可交替轮换使用,彻底清灭场内致病菌,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同时,注意加强养殖管理人员、进出车辆等的消毒工作,场地内所有用具,都要彻底消毒,不留死角。
5.3 场地废弃物无公害处理
蛋鸡养殖期间产生的废弃物,以鸡粪、污水、病死鸡、过期兽药等为主。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好无公害处理工作措施。
随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舍内残留鸡粪的污染问题应得到及时解决。以往刮取鸡粪直接晾晒,或直接倾倒农田做肥源,往往利用率不是很高。由此,高效利用蛋鸡粪肥,应推广如下几种方法:
6.1 搭建蓄粪池
蓄粪沼气池的存在,将很好解决,不需粪季节粪肥的贮藏。经蓄粪池处理的粪便,不仅很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生产和生活,实现一举两得的目的。为此,本地政府牵头,几年间共建筑20~40m3蓄粪池832个,10~20m3沼气池532个。
6.2 推广种养结合
鸡场残留鸡粪,经堆积发酵后,为优质的有机肥源。推广种养结合,将发酵的鸡粪,提供给周边农业园,用于养蚕、种树、蔬菜施肥等等,能消纳鸡粪在4000多t。
6.3 加工有机肥
蛋鸡养殖产生粪便,仍然不能被处理的。建议将其出卖有机肥厂,做有机肥生产原料。这一粪污处理思路,实现了:自源头控制禽畜养殖污染,解决了各家各户处理粪污难的问题,同时为增加养鸡户经济来源开辟其他出路。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养鸡技术的革新,养鸡同样向高品质的方向迈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走符合生态标准养殖,在今后有着更广阔的前景。而将此项工作落实具体,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在鸡场选址规划中,在成本能接受的范围内,遵循环保、高效、便利饲喂原则选址。场地的规划和设计,养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等区域之间严格分开。选址建场是硬件保障,而推广饲养优良品种鸡,则是高产的软件基础。目前,推广海兰、北农大3号鸡等高产鸡,有着更好的效益,应加以重视。生态养鸡技术的推广,除落实上述几项工作外,疫病的防控和鸡粪的处理,同样为不容忽视的环节。重大疫病的防控,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注意消毒净化养殖环境。对养鸡产生的废弃物,应,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好无公害处理工作措施。对舍内残留鸡粪,以往刮取鸡粪直接晾晒,或直接倾倒农田做肥源,往往利用率不是很高。在此,笔者建议推广搭建蓄粪池、种养结合、加工有机肥等技术。总之,适度规模蛋鸡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应用推广还需要我们更长的路探索和实践,我们将为此将付出不懈的努力。
[1] 蔺军.农村适度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畜禽业,2015,(3):62-63.
[2] 李应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模式探讨[J].福建畜牧兽医,2016,38(6):41-42.
[3] 王海凤.适度规模养牛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J].中国畜禽种业,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