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养环境与禽病防治

2017-01-16 14:18:28顾丽红林哲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禽病养禽病防治

顾丽红 林哲敏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

家禽饲养环境与禽病防治

顾丽红 林哲敏*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

本文首先就家禽的饲养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索了禽病防治方法,希望可以为禽病的更好防治提供借鉴,促使家禽得到更好的饲养。

家禽 饲养管理 疫病防治 环境控制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我们熟悉的家禽饲养也在向着科学先进的方面发展,人们通过家禽饲养发展快速致富,实现经济效益飞速发展。不过在家禽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让家禽饲养者承担很多的风险,特别是病害的威胁,使得很多家禽养殖户损失惨重。然而不同的养殖环境和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养殖风险。影响家禽生长的环境因素也有很多,需要对其予以更好识别,并积极探索禽病防治方法,提升家禽养殖质量。

1 影响家禽生长的环境因素

就具体的影响家禽生长的环境因素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1,大多数的养禽场的场址都会距离城市市区和居民区很近。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会导致家禽感染各种疾病。城市工厂的废气,废水,废物没有进行合理的环保的处理,给养禽场的严重危害。这样也会造成城市居民区与养禽场的相互污染,产生极为严重的后续问题。第2,如果养禽场距离铁路,河道,公路很近。铁路,公路的周围环境,噪音很大,家禽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环境和生长环境。河道的水源污染,会感染家禽的生长环境。第3,养禽场为于低凹潮湿地,大雨天气过后,容易积水,不易排除。养禽场处于低凹地处,大雨过后有大量的积水排不出去,造成舍内内灌,养禽场内的粪便没有及时处理掉,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第4,养禽场的分布不合理。养禽场的分布过于密集,造成了病害的相互传染严重。一个禽舍的感染了疾病,如果离得近会导致另一个禽舍也会受到感染疾病。第五,养禽场没有良好的隔离措施。在家禽发生疾病的时候应该及时把有疾病的家禽和没有病的家禽隔离起来,避免家禽的相互传染。

2 家禽病的防治工作

2.1 优化家禽生活环境

伴随着环境污染得越来越严重,家禽的生活环境也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优化家禽的生活环境是家禽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也是家禽养殖非常重要的措施。家禽的生活环境要注意距离城市市区和居民区远的地方,远离人群密度高的地区。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方式极为不规律,并且生活节奏较快,加上私家车盛行,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极为严重。尤其近些年雾霾严重,空气中飘着大量的颗粒物,人与家禽都会容易受到其侵害。因此,在建设养禽场的时候,要严格把握养禽场的选址地,尽量选择远离城市和居民区密集的地方,应选择场地开阔,绿草如茵,树木丛生的美好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会氧气充足有利于家禽的成长和发展,减少疾病的发生。

2.2 控制密度

家禽业因为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场地的限制,就会出现饲养密度加大的情况,这就是当前许多家禽养殖户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严格把控好家禽疾病的发生,把握好家禽养殖密度的控制,避免发生家禽疾病的相互传染。只有全面的控制家禽的密度,才会减少家禽疾病的发生,降低家禽疾病的损失和损害。

2.3 定期注射疫苗

药物是诊治禽病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快速的方法。养殖户在进行家禽养殖时要定期给家禽进行注射疫苗。春季的干燥气候是家禽疾病的高发期,养殖户应该在入春时节,注意家禽的疾病防护。对于家禽饲养业来说,给家禽定期的注射疫苗是每一个养殖户所必须做到的,也是一项重要的疾病防护工作,疫苗注射的种类要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以达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

2.4 注意季节影响

季节的变化,会使一些疾病灾害的发生,这就让养殖户在不同的季节做好疾病灾害的防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对受季节影响大的疫情,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要做好的疫情检查与指导。养殖户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影响,实现有效的控制,确保疫情不再扩散,避免出现更大的危机与损失。首先,冬季是家禽疫情发生的高发期,对于家禽来说,冬季气温比较低,湿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家禽在刚入冬的时候会很难适应冬季气温低湿度低的情况,这时候就会引发很多的疾病疫情。因此养殖户要在没有入冬的时候,就要给家禽的生活环境做好保暖工作,为家禽提供良好的生活的环境。提前注射疫苗防治,降低疫情的发生频率。其次,夏季是家禽生长环境最好的时期。夏季的气温高,湿度大,很适合家禽的生长,家禽还可以享受阳光。然而,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时节也会有一些弊端,细菌会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大量产生,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增加家禽疾病的发生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进行人工消毒工作和家禽生长环境的洁净。

3 结语

家禽的养殖需要对环境因素予以深入探究,一方面了解如何让家禽的养殖环境得以改良,另一方面也需要就环境所带来的家禽疾病进行分析,从而减少禽病的产生。造成禽病产生的因素很多,相关人员要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做好禽舍的消毒、清洁工作,有效控制疫情,促使经济效益增长。

[1] 邱连峰,邓先辉.家禽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8):110.

[2] 胡建立,赵建庭.家禽饲养管理及应急处理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8):218-219.

[3] 傅文儒.冬季家禽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11):18-1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3-4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7185),海南省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SQ2017JSKF0008;SQ2017JSKF0007)

顾丽红,女,博士,助理研究员,家禽遗传育种。

林哲敏,男,本科,研究员,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

猜你喜欢
禽病养禽病防治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封二)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四种禽病流行状况的简要分析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2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玫瑰基地里种草养禽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9:04
如何防止养禽免疫失败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6
养禽场防止免疫失败的几项措施
对牛口蹄疫病防治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