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红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
李志红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各项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经过临床研究观察后得知,重叠HEV感染患者中,重型肝炎与中型肝炎的感染发生率较高,与轻型肝炎的感染发生率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HEV重叠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肝炎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
临床上关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为了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检测后疾病被确诊,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判定标准;医护人员同患者详细讲解了该类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危险因素等,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本次研究均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进行。78例患者中均为住院患者,男性患者占据百分比为53.85%(42/78),女性患者占据百分比为46.15%(36/78),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22岁,中位数年龄为(43.65± 5.26)岁;文化程度:10例小学,16例初中,16例高中,36例大学;重度肝炎10例,中度肝炎29例,轻度肝炎39例。
1.2 检测方法
1.2.1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IgM、核心抗体等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临床检测时给予斑点杂交法进行检测,并严格依照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
1.2.2 血清甲肝病毒标志:检测指标包括抗甲肝病毒IgG抗体、抗甲肝病毒IgM抗体,并给予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
1.2.3 血清丙肝病毒标志:检测指标为抗丙肝病毒抗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
1.2.4 血清丁肝病毒标志:检测指标包括丁肝病毒抗原与抗丁肝病毒抗体等,选用检测方法同样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1.2.5 血清戊型肝炎病毒表示:检测指标包括抗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选用检测方法同样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1.2.6 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等。
1.3 评价指标:分析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严格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0.05进行表示。
重型肝炎(n=10):重叠感染例数有4例,感染率为40.00%;中型肝炎(n=29):重叠感染例数有8例,感染率为27.59%;轻型肝炎(n=39):重叠感染例数有2例,感染率为5.13%。经过临床研究观察后得知,重叠HEV感染患者中,重型肝炎与中型肝炎的感染发生率较高,与轻型肝炎的感染发生率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
慢性乙型肝炎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阳性,发病时间在6个月以上或者发病时间不是十分明确的伴有慢性肝炎临床表现的患者[1],以腹胀、肝区疼痛、恶心、畏食、乏力[2]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伴有肝掌、蜘蛛痣、慢性肝病面容、肝功能异常[3]等不良情况,进行疾病检测与治疗时可依据疾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三类,当出现慢性乙型肝炎携带情况可判定为阳性。
临床上较为关注慢性乙型肝炎HBV/HEV重叠感染情况,本次研究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HEV重叠感染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并依据肝炎重症化程度进行分析判定。结果显示,10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达到40.00%,29例中型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达到27.59%,39例轻型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达到5.13%,其中以重型肝炎患者的感染率最高。
有关学者[4]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后发现,所有患者在稳定期均表现为急性发作现象,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乏力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与未发生HEV感染的患者相比,发生HEV感染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长。且本文显示重型肝炎发生重叠HEV感染的概率较高,由此可说明该类疾病患者伴有急性病毒性肝炎变化过程,导致肝脏受损严重,引发肝细胞变性或者坏死等不良情况,导致病情转为重症化[5]。
综上情况可知,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HEV重叠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1] 杜卫星,叶青.慢性乙型肝炎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致乙型肝炎病毒再复制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6):9-11.
[2] 阎鹏,王红梅.慢性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85-5386.
[3] 汪传富,姜春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40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4):387-389.
[4] 计沙,车青峰.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60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1,29(4):305-306.
[5] 刘建湘,蒋黎.戊型肝炎重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4):76-78.
R512.6+2
B
1671-8194(2017)13-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