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木
(福建省长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福建长泰 363900)
一起规模养猪场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刘长木
(福建省长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福建长泰 363900)
阐述了某养猪场的发病原因,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从而提出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传染性胸膜肺炎 诊断 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叫猪接触性胸膜肺炎,是由于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猪场一旦爆发此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可达50%,往往给规模养猪场带来严重影响。2016年4月,笔者接诊一起某规模养猪场传染性胸膜肺炎,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进入阴雨绵绵的春天,湿度偏高,如果管理不到位,猪舍通风不良,往往导致许多条件菌进一步繁殖,引起疾病。2016年3月底开始一直下雨且气温比上年同期低,漳州市某养猪场采取了防寒措施,将猪舍卷帘全部放下,通风排气扇关闭。由于空气不流通,导致猪舍氨气浓度很高,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病菌乘虚而入。
2016年4月5日,该场的猪群发生急性传染病。猪场生猪存栏2571头,其中能繁母猪243头,断奶前仔猪297头,保育猪825头,育肥猪1206头。该病传播速度快,据畜主称4月3日开始发病,发病当天养猪场4栋育肥猪均出现1~3头的病猪,4月5日发病猪达605头,死亡32头。主要侵害45~70kg的育肥猪,表现为咳嗽、喘气,耳朵发绀,发烧41℃以上,流脓性鼻涕,个别猪流带血的鼻涕,咳出血。发病初期,畜主以为是感冒发烧,采用青霉素、安乃近及地塞米松等药物肌肉注射,饲料中添加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前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求诊。
突然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心率加快,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咳嗽、喘气、流鼻涕。背毛粗乱、畏寒、扎堆,不愿意走动,呼吸困难,常站立或犬坐姿势而不愿意卧地。后期病猪皮肤发绀、消瘦、步态不稳,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最后衰竭死亡。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
随机对3头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肺肿大,肺叶与胸膜、胸腔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肺脏纤维性渗出,有胶冻样,肺门淋巴结出血,肺呈间质性肺炎外观,其中1头病猪肺苍白,切面呈灰白色,且略带黄色;另2头的两侧肺部呈紫红色;喉头软骨充血,没有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病变。
5.1 直接镜检
从支气管、肺脏渗出物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可见到多形态的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或纤细杆菌,无芽孢。
5.2 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肺脏病变渗出物接种到7%马血巧克力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培养48h,见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隆起,边缘整齐,半透明灰白色菌落。
5.3 生化鉴定
取少量菌落做生化鉴定。选取纯化的菌落进行生化试验,该菌能分解甘露醇,不分解葡萄糖酸盐,对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发酵产酸;尿素酶试验阳性,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阴性。
5.4 药敏试验
用巧克力培养皿做药敏试验、恒温培养24h后,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替米考星高敏,对庆大霉素、多西环素、磺胺嘧啶中敏,对阿莫西林、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7.1 及时隔离消毒
为避免相互传染,发现患猪应立即隔离饲养;做好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对猪舍及周围环境、饲槽等用具用0.3%消特灵溶液全面消毒,用0.05%百菌杀溶液带猪消毒,1次/d,连用5d。
7.2 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猪舍内氨气的浓度,增大通风量,打开通风排气扇;及时清除粪便,减低氨气浓度;气候温度15℃以上全部打开卷帘窗,低于15℃放下卷帘窗,确保保温与通风两不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氨气的浓度。
7.3 全群药物防治
每1t饲料添加复方替米考星800mg/kg,氟苯尼考粉1000mg/ kg,连续使用7d。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1000mg/kg、水溶性黄芪多糖700mg/kg,让猪自由饮用7d。
7.4 病重个体治疗
20%氟苯尼考注射液0.1ml/kg,1次/d,头孢噻呋钠注射液2~3 g/kg,2次/d,连续用3d。
采取以上措施后,猪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用药后第4d患猪群病情开始有所好转,患猪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腹式呼吸程度减轻,食欲增强,不再出现猪只死亡。第7 d全群除少量猪只偶有咳嗽外,其他猪群精神、呼吸、采食均恢复正常。
8.1 防重于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经发现15种血清型,采用传统的灭活菌苗预防该病难度大;引进种猪时,要从无病猪场购买,对购入的种猪施行隔离饲养,并做血清学检查,及时淘汰阳性个体。另外,实行小单元或单栋全进全出饲养,对切断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8.2 科学管理
猪舍应增加通风量、尽量减少栏舍氨气的浓度。通过改善饲养环境,保持新鲜空气,有利于控制该病。同时强化消毒制度,要定期进行消毒,切断传染源。病死猪不得随意丢弃,应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减少疫病传播。
8.3 迅速诊断
要根据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提高疗效,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8.4 正确给药
病猪隔离后,应采取全群给药的方法。病症明显的、病情严重的病猪,要采取治疗性注射给药;不能吃料的、能饮水的,以饮水或者灌服给药为主;能吃料的、病情较轻的或者症状不明显的猪群,可采取预防性给药,以拌料给药为主。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96-198.
[2]彭天护.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2,(4):50.
[3]高金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鉴别诊断[J].养殖技术顾问,201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