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瑶
(山东省昌邑市卜庄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昌邑 261300)
蛋鸡在夏季的饲养管理及防病要点的几个关键点
黄玉瑶
(山东省昌邑市卜庄镇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昌邑 261300)
每当夏季开始,广大的蛋鸡饲养户将面临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持续的高温天气,这种天气导致密集饲养条件下的鸡群容易发生热应激及中暑问题,其主要表现:采食量减少、产蛋量减少,粪便稀薄以及体质下降和死鸡现象,蛋种鸡则引起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现在将夏季蛋鸡饲养管理的几个关键点介绍如下:
关键点一 改善鸡舍内外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和降温。
产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 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给蛋鸡生产带来损失。为使蛋鸡在夏季高温期间保持高产,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使鸡舍温度保持在28℃ 以下。因此,防暑降温是保持高产的关键。具体办法有:
(1)降温:进入夏季要及时打开鸡舍的门窗进行通风,如舍内空气比较干燥,可向地面洒些水降温,如有条件可在鸡舍的阳面搭凉棚或进行喷水喷雾以达到降温目的。
(2)注意天气变化,防止饲料霉变。伏天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天气时有发生,所以应注意舍内温度突变,要避免雨水浸湿舍内垫料,淋湿鸡群。另外,由于伏天温度高,湿度大,饲料极易发霉变质,为此进料时应少购勤进,其次添料时要少加勤添,而且要每天吃净,防止日子一长,底部饲料霉变。
(3)饮水要清洁充足,注意环境卫生。伏天饮水要少加勤添,水喷要清洁,饮水要充足,防止时间过久水质变差,另外要及时清除舍内积粪,减少高温、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舍内有害气体的增加;食槽和水槽要定时清洗;注意舍内外环境的消毒,钉好纱门纱窗,以减少蚊蝇骚扰和传播疾病。
(4)减少密度:饲养密度大,不利于机体散热。
关键点二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营养浓度。
夏季天热,要调整日粮,对于6~9月份进入产蛋高峰期的,只要日采食量正常吃到不少于115g,一般均能保证日产蛋平均50~55g/枚,但炎热的环境引起蛋鸡生理和代谢发生变化,导致采食量下降,如果温度达到28℃时,温度升高1℃,采食量下降2%,蛋重就会下降1g,采食量下降,意味着为产蛋所提供的养分摄入量是不够的,由蛋重的变轻到产蛋率的下降。为了保证多产蛋,要调整饲料配方。因为采食量少,所以要提供充分的产蛋用能,能量决定产蛋率,要高能高蛋白,大约要增加5%的能量,增加10%的蛋白,这样才不至于减少产蛋。另外在饲料中要增加多维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别要提高维生素C的用量,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高温高湿期间,要注意给鸡饲喂新鲜的饲料,以保证各种养分特别是维生素的质量和有效期,禁止饲喂霉变饲料。调整好钙磷的含量及二者的比例,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钙量不能过高,否则鸡舍内湿度会增加。
关键点三 改变加料程序,合理调整加料时间。
高温季节采取早开灯、早关灯的光照方法。凌晨3~4时,晚上7~8时关灯。保证全天光照16h。由于夏季中午炎热,鸡的食欲大大降低,而早晚温度较低,食欲较好。因此,要改变饲喂方式,趁早晚两头凉爽的时候多喂料,可于早晨8:00前和下午6:00以后两个采食高峰期多喂饲料,让鸡吃饱吃好,并在夜间补喂一次。另外,高温季节喂湿料也能增加采食量,但应注意料槽卫生。
关键点四 加强卫生防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定期对鸡进行喷雾消毒,这样既杀灭了病原体,又降低了温度。炎热的夏季是细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应提前搞好防暑抗菌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消毒,加强因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加强对大肠杆菌的控制,由于高温季节,饲养环境,饲料霉变,饮水的不洁等很容易使鸡患大肠杆菌病。加强水食槽的消毒,饮水中加万分之一的百毒杀消毒,在饲料中加抑制和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抗菌药3-5天,能有效地减少死淘率,夏季天热,要确保饲料防湿防潮,不喂霉变饲料。食槽内被水侵蚀的发霉饲料要及时消除,饲料要现用现配。
关键点五 消除各种应激因素。
在高温天气里,蛋鸡自身的抗病力降低,应尽量避免转群、运输、接种等一系列人为应激因素。必须进行适应,尽量选择早、晚或天气凉爽时进行。同时在饲料和饮水中加一些抗应激药物。
关键点六 防治夏季常见病。
盛夏酷暑,天气高温、高温、高燥,病毒细菌、寄生虫的侵袭蔓延,容易成为鸡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应切实搞好鸡病的综合防治。应重点做好鸡球虫病的预防工作。虽然此时蛋鸡受到感染不会引起大量的死亡,但会严重影响到生产性能,应引起重视。此外还应注意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要用氯霉素和诺氟沙星,每50kg饲料各加100g,连喂3~5d,即见好转或治愈。也可且"百病清"口服液,每50kg饲料加250ml,饮水2~3次即可好转或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