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绪勤
(安徽郎溪县畜牧兽医局,安徽郎溪 242100)
生猪屠宰检疫操作要领的探讨
林绪勤
(安徽郎溪县畜牧兽医局,安徽郎溪 242100)
针对生猪屠宰检疫操作要领,文章自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待宰猪圈管理等几方面,做要点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屠宰 检疫 要点
随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市场买卖肉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几年来市场肉品安全事件频出,诱发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针对这个问题,生猪屠宰检疫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生猪屠宰检疫,规范生猪屠宰检疫操作要领,确保买卖肉品质量的安全,就现在肉品市场而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查证验物
在生猪进场前,查验相关检疫证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场。有证件不符,检疫证涂改、伪造,发现疑似传染性疾病,一律禁止入场。
验物中,核对生猪数量,了解病猪情况,死亡情况,认真核对免疫标识,确保合格后,方可进场。
1.2 检疫消毒
屠宰检疫中,消毒是关键环节。消毒工作,包括运输车辆消毒、卸载前消毒、卸载后消毒、生猪消毒等等。
此外,还包括——消毒池消毒:首先,确保消毒池消毒液消毒效力,能根据消毒要求每天更换1次。其次,消毒池深度,确保消毒液能没过车辆轮胎一半即可。卸猪前消毒:查证验物后,对运载车辆及生猪,进行彻底全面消毒,避免病猪携带致病菌进入屠宰厂,造成疫情传播感染。卸猪后消毒:生猪卸载完毕,检疫员务必监督运载人,对运载车辆进行全面清洗消毒,确保安全后方可出场。
1.3 “瘦肉精”检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为确保肉质质量安全,必须例行“瘦肉精”的监测。通过尿样监测合格后的生猪,方可允许其进场检疫。
1.4 送宰检疫
抽检尿样检查,合格的生猪,还需经群体检查。通过巡查观察,了解生猪的食欲、饮欲、活动、体态等等。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务必第一时间标识,进一步隔离观察。必要时,经实验室检查。
屠宰前生猪,留待宰圈中观察。检疫员每间隔1h,巡查猪群1次。留意其体态、活动状态等等,发现有可疑情况,务必及时采取措施。
宰前复检:在正式屠宰前要再做一次全面检查,整体细致地对待宰生猪进行检查,防止遗漏的可疑病猪被送入屠宰车间,保证生猪品质。
1.5 结果处理
检疫合格生猪,出具生猪准宰证,准备待宰。检疫不合格的生猪,根据相关规定,急宰、缓宰。销毁等等。禁止检疫不合格问题猪,进入屠宰车间、总之,宰前检疫关很关键,是确保生猪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屠宰后检疫,同样为重要的环节。具体程序,有头部检疫、内脏检疫、酮体检疫、寄生虫检疫、复检盖章、签发检疫合格证等等。
2.1 头部检疫
重点检查外咬肌、两侧颌下淋巴,检疫有无炭疽和囊虫病。同时,注意扁桃体、鼻盘、咽喉黏膜等,有无异常。
2.2 内脏检疫
重点检查肠胃黏膜,检疫肠胃黏膜有无出血、充血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处理。
脾脏检验,视检形状、大小、色泽,有无肿胀、瘀血梗死;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必要时剖检脾髓。
肺脏检验,视检色泽、大小、形状是否正常,触检肺叶有无结节、硬块。剖检支气管淋巴结,必要时剖检肺实质。
心脏检验,视检心包和心外膜,触检心肌弹性,剖开心室视检心内膜、心肌、心内膜及血液凝固状态。
肝脏检验,视检色泽、大小形状、硬度以及寄生虫包囊和结节;触检被膜和实质弹性,剖检肝门淋巴结。必要时还可剖检实质和胆囊,以进行进一步检查。
2.3 酮体检疫
留意皮肤色泽,有无疹块、充血、出血等等。
观察皮肤的色泽,查看有无疹块、充血、出血等现象。若发现全身皮肤发黄可能提示黄疸、黄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可怀疑猪瘟、猪巴氏杆菌病。对表现异常的白条要及时采取措施立刻隔离。
2.4 摘除甲状腺
2.5 寄生虫检疫
主要检查猪肉孢子虫和旋毛虫。采取横膈肌角不少于30g肉样,编上与胴体相同的号码,撕去肌膜,肉眼仔细观察有无针尖大小的旋毛虫白色点状虫体或包囊。
可疑时将上述样品剪成24个肉粒,细心地制成肌肉压片,置于低倍显微镜下检查。一旦发现虫体或包囊,根据编号把相应的酮体和头部以及内脏一同隔离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6 复检盖章
为了防止检验过程出现漏检、错检的情况,所以采用复检盖印的环节来避免以上疏忽的产生。在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前对胴体重新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出场肉品的质量安全。
2.7 签发检疫合格证
根据上述检疫情况,对检疫合格的酮体,签发检疫合格证。对检疫各环节发病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确保疫情能得到及时处理。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种来源较为复杂,健康状况更是千差万别。经屠宰检疫,尽管已经过各环节的消毒。但是,待宰猪圈同样有致病菌源存在的可能,为将屠宰安全理念贯穿始终,应加强待宰猪圈的管理,待宰猪圈彻底冲洗消毒,同样为屠宰场检疫过程的重要一环。
3.1 清洗工作
待宰猪圈、屠宰工具、屠宰车间等等,每天在生猪屠宰结束后,进行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的冲洗。
3.2 消毒工作
清洗工作结束后,对上述场地、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使用消毒药剂,根据使用说明严格配比,几种消毒药剂交替使用,确保最佳的消毒效果。
3.3 空仓一段时间
清洗、消毒结束后,至少应空仓到第二天8点。期间,禁止生猪进待宰圈,以确保最终消毒效果。
加强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流向市场肉品安全的关键一环。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宰前检疫,将查证验物、检疫消毒、“瘦肉精”检测、送宰检疫、检疫结果处理等工作落实具体。宰后检疫,有头部检疫、内脏检疫、酮体检疫、寄生虫检疫、复检盖章、签发检疫合格证等等。为将屠宰安全理念贯穿始终,加强待宰猪圈的管理,同样为屠宰场检疫过程的重要一环。
[1]刘飞玲.生猪屠宰检疫技术和处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0):186-187.
[2]雷丽娟.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6,(10):88-89.
[3]杨克非.提升生猪屠宰检疫质量的方法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6,(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