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江市杨市办事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湖北潜江 433100;2.潜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潜江 43310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其中生猪养殖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相应提高了对于生猪养殖疾病防治管理的实际要求。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一种由猪囊尾蚴寄生虫引发的寄生虫病,人体也可能患病。该寄生虫多在患体肌肉组织中寄生,常见部位包括舌肌、咬肌、股内侧肌、肩腰部肌等。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暴发猪囊尾蚴病不仅会直接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收益,还会威胁养殖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即围绕猪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就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通常来说,猪是猪绦虫的中间宿主,猪只主要通过食入存在绦虫虫卵或孕节的饲料和饮水,感染猪囊尾蚴病。绦虫虫卵进入猪只肠道系统后,卵内附着的六钩蚴就会逸出,并在猪只自身血液循环的作用下,分散至猪只身体各部。虫体以猪只的肌肉组织为主要寄生对象,一般寄生在猪只的舌肌、肩腰部肌、心肌以及股内侧肌等部位,严重时遍布猪只全身,甚至在脂肪层内寄生。虫卵存在8到10周之后,逐渐发育成囊包体,内部充满大量液体,随后囊上出现凹陷并形成头节,长出顶突和吸盘后,说明囊尾蚴发育成熟。
对于猪绦虫幼虫和成虫来说,人分别是其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人主要是通过食入寄生有囊尾蚴且未经过充分煮熟处理的猪肉患得该病。囊尾蚴进入人体后,就会在小肠内部持续成长至成虫,而此时人体就是其终末宿主。猪绦虫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2~3个月之间,且寿命普遍较长,多数成虫可在人体内生存3~10年,部分虫体可生存数十年之久,虫体在人体内生存的同时也会不断地排出孕节,也是该病的主要感染源。如人食入的是存在有绦虫卵的食物或饮水,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小肠内存在的孕卵节片就会在肠道逆蠕动的作用下进入胃部,其中含有的六钩蚴逸出侵入人体肠壁,就会随着血液循环抵达人体肌肉组织,此时人体就是中间宿主。
一般来说,猪只患有猪囊尾蚴病并不会表现出过于激烈或鲜明的症状,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病猪可能出现生长发育缓慢、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水肿等症状。如囊尾蚴在侵入肌肉组织的同时,进入病猪的某些器官,还可能引发一些与该器官相对应的临床症状,例如,当虫体侵入病猪呼吸系统肌群时,病猪就可能表现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如虫体侵入病猪脑部寄生,就可能引发癫痫、脑炎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病猪死亡。
为进一步加强对猪囊虫病的有效控制,相关饲养人员需全面加强对生猪饲养管理的优化控制。首先,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应定期对猪舍及猪只的主要生长活动区域,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保持猪舍内的干燥和洁净,避免寄生虫的异常繁殖;其次,养殖人员要合理控制生猪养殖密度,在保障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控制避免过度密集养殖问题的发生。同时,对于圈养的猪场来说,养殖人员需注意猪圈与厕所的隔离设置,以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再次,猪群饲养应达到“营养均衡,种类丰富”的饲养要求,禁止给猪只提供有污染或存在质量问题的饲料,科学提高猪只身体素质,注意饮食卫生;最后,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猪囊虫病的危害宣传,提高社会各界人员对于该病的正确认识,所有食用的猪肉都应该经过完全的煮熟处理,以避免发生人体患病的问题。
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规定对猪只进行免疫,是减少猪只患病,提高市场猪肉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检疫部门和检疫人员必须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严格落实各项检疫要求。另外,所有确定患有囊虫病的猪肉,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常情况下,猪囊尾蚴病多使用复方吡喹酮、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剂量应根据猪只体重进行科学控制,以吡喹酮药物为例,其用药剂量应控制在30.0~60.0mg/kg区间内,共分三次进行服用。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全面加强对猪囊尾蚴病综合防治管理的重视,从猪囊尾蚴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入手,通过优化生猪饲养管理、严格落实检疫要求、科学进行猪囊尾蚴病治疗等措施,综合降低猪囊尾蚴病的危害影响,进而促进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王鑫玉.猪囊尾蚴病的临床特征、检验方法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2):124.
[2]张学礼,张玉荣,王秀梅,等.猪囊尾蚴病检疫检验分析和防控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2):54-56.
[3]聂昌龙.猪囊尾蚴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7,(1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