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草原工作站,青海玉树 815099)
草原监测报告可以说是关于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真实反映,所涵盖的内容是全面的,是真实的,是具有极为重要参考价值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于“玉树地区草原监测报告”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草场的总面积近15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6%,其中可以利用的草场面积比例为89%。目前,玉树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有主导性的地位。近些年以来,天然草原植被的整体长势得到较好的改善,无论是在干草的折合数量,还是在畜禽的实际承载能力,以及天然草鲜草的产量,抑或是人工草地鲜草的产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尤其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玉树地区相继展开了天然草地植被恢复建设项目、草地围栏建设项目以及退牧还草项目等。这些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在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近些年以来,退牧还草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的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在工程区域,植被的恢复情况理想,生态效益显著。
从总体情况来看,玉树地区的退牧还草工程已经实施了10多年的时间,禁牧休牧的草原面积已经超过了20万hm2。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以及禁休轮牧等举措,在项目区域内的退化草地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草地植被的覆盖度相对于建设之前,提升了将近29个百分点,达到了91%以上。牧草的产量明显提升,草原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草畜之间的矛盾得以有效缓解,草原畜牧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草原的生物灾害情况依然非常严重,尤其是鼠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日趋增长,虽然经过不断的治理和努力,鼠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鼠害的危害依然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而导致牧草病害的危害面积非但没有减少,还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国家也不断完善退牧还草的工程建设范围,进一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性机制和政策,不断加强草原鼠虫害等灾害的综合性防治,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也正是基于上述这些努力,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整体情况来看,青海主要的牧区依然处于过度放牧的状态,草原的沙化现象和退化现象严重,鼠害并没有得到根本性防治,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的。
玉树有着广阔的草原面积,主要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种植草原,可以说草原不仅仅是玉树州土地资源的主体,同时也是江河源上游的生态屏障。
玉树地区可以说是典型的高原寒带气候,年均温2.9℃,1月均温-7.5℃,7 月均温12.5℃。年降水量487mm。有耕地5000hm2,可利用草原116.3万hm2,森林2.9万hm2。
从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降水量还相对理想,气温稍高,因此草原的牧草长势非常旺盛,可以说是要整体优于去年的。
在草原的生产力方面,各种类型饲料的产量、折合干草的数量以及草原的畜禽承载能力等相对于去年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人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天然草场的压力大大减轻,得以休养生息,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目前,从玉树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来看,草原的退化,草场的沙化应该说是比较严重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于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严重超过了草原自身的承载能力,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草原鼠害依然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虽然经过不断的努力,鼠害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并未得到根本性控制,在危害的总面积上有所减少,其中以高原鼠兔的危害最为严重。
目前,玉树地区积极开展鼠害的防治工作,平均灭效91%,其中生物防治的比例是75.9%,但是总的来看,在未来几年,鼠害仍然是比较偏重的年份。
在虫害方面,主要就是蝗虫,危害面积较去年而言,有所增加,严重危害面积较去年有所下降。在当地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虫害的防治方面,平均灭效达到了91%以上,生物防治的总面积超过了50%。
最后,玉树地区草原防火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加强火灾的监测、对于火源的管控以及对可能存在隐患的排查,切实做好防火物资的准备和防火车辆的维护与保养等,进一步加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草原的防火手段和防火能力。
对于玉树地区的草原监测报告可以说是对当地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客观反映,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玉树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依然面临的难题与困境等,可以说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也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整体建设进程,为真正实现玉树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1]王雪姿.喀左县天然草原生态监测结果与分析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10,(9):44-46.
[2]缪冬梅,刘源.2012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J].中国畜牧业,2013,(8):14-29.
[3]缪冬梅,张院萍.2011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J].中国畜牧业,2012,(9):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