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泉曲(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农牧站)
伍松柏 吕志浩 邓绿洲(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局)
李淆萌(四川省达州市农业局)
“五招”破解通川农业扶贫瓶颈
文│泉曲(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农牧站)
伍松柏 吕志浩 邓绿洲(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局)
李淆萌(四川省达州市农业局)
产业扶贫是深化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造血脱贫的根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和贫困户均寄予驻村农技员厚望。值此扶贫攻坚酣战之时,为更好推进产业扶贫、提高扶贫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带着破解产业扶贫瓶颈的思考,笔者深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45个贫困村和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调研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情况。
1.完善机制,充实人员考核问责。一是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45个贫困村分为5个片区,抽调5名专职人员组建扶贫办,调整充实并实现1个村1名农技员的定点技术帮扶全覆盖,财政供养人员2对1或多对1结对帮扶3个贫困村73户贫困户。二是建立微信工作群,在第一时间报告情况、安排工作、互通信息,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在线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钉钉”应用软件,对驻村到岗出勤情况实行登记打卡制度,将农技员“钉”在扶贫一线。三是局党组月月召开联系会,听取派驻工作组、农技员工作汇报,包片领导加强巡查和暗访,扶贫办典型情况随时报、共性情况按月报;局纪检监察室分2大类、10小项量化考核指标,将对驻村工作组、农技员的扶贫履职情况督查摆在突出位置,对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将其作为评先评优及发放补助的重要依据,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基层不满意的严格追究问责。
2.学习借鉴,精心编制产业扶贫规划。先后组织技术人员、村组干部、贫困户代表参观学习,现场听、现场看、现场算账,在引导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强信心的同时,牵头制定《达州市通川区产业扶贫专项方案》,结合部门职责制定《达州市通川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达州市通川区农业产业扶贫责任分解表》,全面完成45个贫困村的产业脱贫规划编制,因地制宜确立粮油、水果、蔬菜、中药材、花卉、畜牧、水产等产业起步项目。
3.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措施有的放矢。一是以粮油、畜牧、经济作物、水产、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主,汇编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技术资料800本,赠送给每个贫困村户、每名农技员。二是派出技术骨干驻点到乡镇、延伸到村组,以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为主题,对农技员、贫困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就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农机操作等内容,开展农资技能培训。三是45名农技员服务到农户,将节本、提质、增效的现代科学种养知识运用到田间地头。
4.探索创新,产业精准扶贫进程加快。以支持摘帽销号为目标,在贫困村成立贫困户产业发展合作社,将财政发展类资金注入到贫困户产业发展合作社;根据来源渠道及实施要求,按照不同形式和比例,再转变为贫困户、非贫困户、村集体持有的股本金,以入股形式就近投入到有带头人、好产业、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引导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的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由村支两委、乡(镇)党委政府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监督,让新型主体走“合作式、参与式、整合式”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采取资金入股、圈舍托管、聘农务工或吸纳贫困户管护付费、畜禽寄(赊)养、订单帮扶等产销链接的形式,让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让贫困村户脱贫致富有产业支撑、有增收保障。
同时,扶贫资金“补”到户、扶贫周转金“借”到户、金融信贷资金“贷”到户、扶贫贷款贴息资金“贴”到户,全区将财政专项资金603万元向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协助19个“摘帽”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33个,带动建档立卡5677户贫困户、共计15754人,种植粮油7780.04亩、蔬菜1973.91亩、水果2200.85亩、其他937.3亩;养殖生猪12607头、肉牛3129头、肉羊7209只、家禽18.18万只、渔业2073.61亩、其他养殖6436头(只),产业自主脱贫、长效脱贫正有序推进。
1.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全区45个贫困村,北部山区占了40个,田块零碎不易集中连片,除“低、小、散”的传统种养业外,并无其他经济来源,增收缓慢。集体产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流转不畅、作用发挥差,集体经济收入甚微,“空壳村”现象严重。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占比小,靠天吃饭、人畜劳作,北部9乡镇水利设施老化,多年严重失修,难以应对自然灾害。
2.产业发展具有盲目性。一是产业长短结合不够,长效增收产业薄弱,短期增收项目少,只注重前期栽种,受市场波动等原因,后期管护又不到位,产业扶贫效果难以体现。二是缺乏对不同地区自然气候环境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公共服务,导致一哄而上、大面积发展单一种植,一定区域内存在同质化倾向现象普遍。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缺少上规模、上档次的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加工链条短、盈利能力有限,导致对带动农户增收缺乏主观动力,农业生产经营无法形成集群效应,农户缺乏参与到产业链更高层次的意识和动力,多数农副产品停留在卖原料阶段。
4.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难。一是项目资金直接扶持贫困户,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差。二是项目资金直接扶持企业或专合社,虽然产业做大了、收益增加了,但是缺乏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约束,仅仅“扶”了老板,跟真正的贫困户关系却不大,不能有效体现扶贫政策和提高扶贫效益。三是贫困户没有致富项目,要想扶贫资金集中使用,就得寻找经营稳定良好的涉农企业或者农业专合社,实际运作起来困难重重。
1.优化布局、创新机制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调减低端劣质产品,寻找效益高的产业,适时调整产业扶贫规划,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新机制,总结推广屈氏金圆扶贫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选择直接帮扶模式、托管模式、代种代养模式或股份帮扶、资金收益帮扶,大力发展庭院综合经济,着力提升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实现贫困户脱贫奔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深化改革、发展集体经济。在蒲家、北外、金石3个镇选取4个村,开展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持续增长;深入推进东岳镇玉钟村土地互换并地试点工作,以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或托管、代耕、代种等形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确保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和农民权益不受损,壮大发展集体经济。
3.补齐短板、实现科技扶贫。一是支持蒲家屈沟试种植园、大学生创业园发展,扶持中国农科院博士研究生陈海洋建设生物组培苗基地,探索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创新创业办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推进“四新”示范、“六良”配套,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注重提高附加值。二是加强对贫困村科技示范户和能生产、懂业务、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全员专业化、规范化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贫困群体增收致富能力。
4.加大招商、凝聚帮扶力量。一是支持城市人到农村成为“新农人”,吸引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退伍军人“凤还巢”发展产业,与带动农户力度挂钩,给予技术培训、强化政策扶持和以奖代补资金、民生项目支持,让愿意支农帮农的新型经营主体得到更多实惠,激发他们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热情。二是做好乡村旅游等项目包装,主动对接成都达州商会—山丹丹、成都雨瑞、达州天马等商业主体,构建起与贫困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以新的产业主体、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商业模式,连片开发最具资源优势和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现代农业项目,以提升产业增值效益,促进贫困村户增收。
5.整合资源、强化产业融合。一是围绕主城区近百万城市消费群体和魏兴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食品、医药产业,充分利用北郊、塔坨农产品批发市场、迁建的复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蒲家畜牧交易市场、复兴鑫源生猪、兴鑫家禽屠宰交易市场与主城区密布的超市等,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发展订单农业,搞好“农超对接”,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提升附加值,将产业链扩展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二是充分利用通川区便捷的交通、特殊的区位、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旅游等资源优势,以丘陵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在贫困村培育都市农业新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广稻油复合种植模式,增添金石梯田美景;将蒲家秦巴植物博览园、盘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北部乡镇特色产业带,打造成“全市领先、四川有名”的贫困山区精品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让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成为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纽带和桥梁。
三是以“秦巴电商谷”为载体,配合商务局、供销社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实战操作等触网培训和技术服务,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供需流通平台,运用“互联网+”模式,把农业生产、电商销售、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整合起来,释放出巨大经济效益和引领示范作用,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