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桂英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梅桂英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11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使用3F-36(生存质量)量表,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3F-36(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中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两个维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健康、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生存质量;高血压;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且可导致患者出现血管、心脏、脑和肾脏等器官的器质性改变[1]。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使患者出现头痛、恶心、昏迷甚至偏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何控制血压是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有研究资料表明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次笔者就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例,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病例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118例高血压患者,让患者以抽签的形式选取编号,并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系统产生随机数表,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分别命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2±4.0)岁;高血压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1.0±2.0)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0±4.5)岁;高血压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1.5±2.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均经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按照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急诊离院流程进行实施,协助患者完善相关出院手续、登记护理记录,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叮嘱患者进行定期复诊等护理内容。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由本院的一名住院医师、一名护师、2名护士共同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实施内容如下:①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询问患者相关信息,为观察组的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血压情况、用药情况等,并为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②动态监控患者血压:为患者发放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并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并告知患者将殊情况如排便、情绪激动等情况下降血压记录下来。第2天患者来院后小组成员收回动态血压检测仪,并查看患者所记录的血压情况。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值以及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血压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案,并为患者及进行健康教育。④电话随访与家庭随访结合:每隔1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自测血压情况、用药情况,详细了解患者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纠正指导。每隔2周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随访过程中实际探查患者的血压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并为再次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④心理护理:在家庭随访的过程中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出现过大的情绪起伏。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3个月后118例患者回院复诊,护理人员测量患者的血压,另外向患者发放3F-36(生存质量)量表,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生理职能共8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将所得数据使用录入Excel表格录入,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平方差(x-±s)表示,予以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健康、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85.0±3.5)分、(61.5±3.0)分、(73.5±3.2)分、(62.2±3.0)分、(68.3±2.6)分、(86.5±3.1)分、(82.6±3.2)分、(76.5±2.8)分,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75.0±3.2)分、(62.0±3.0)分、(73.2±3.0)分、(51.2±3.5)分、(53.3±2.5)分、(76.5±4.0)分、(70.2±4.1)分、(66.3±3.5)分,对照组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健康、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等6个维度的评分低于观察组,(t=8.301、8.324、8.601、8.371、8.641、9.014,P<0.05)。而两组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t=0.347、1.345,P>0.05)。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造成患者的脑部、心脏、肾脏、动脉及眼底等多个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在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健康,也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3]。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饮食、体质量、遗传及职业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高血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要通过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还应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面进行控制[4]。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失去了医院的专业性护理,其服药的依从性会降低,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不大,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对高血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属于整理护理的一部分,是对住院护理的延伸,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个性化的延续护理可调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主动性,提高患者对自我的管理能力,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和饮食习惯,对血压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除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中为其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1-1403.
[2] 穆文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712-5713.
[3] 卢剑萍,林克敏,张小青.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4,4(36):451-452.
[4] 王言.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5):231-231.
[5] 丁艳菊.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8(6):319-320.
[6] 刘新姿.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5):160-161.
R473.5
B
1671-8194(2017)31-0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