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

2017-01-16 07:13: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1期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组间

邸 娜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三呼吸科,辽宁 沈阳 110044)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

邸 娜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三呼吸科,辽宁 沈阳 110044)

目的 分析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以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比实验后组间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实验研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提高总体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实施。

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并发症

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肺心病一直呈临床高发概率,另外一旦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会由于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等情况导致呼吸障碍甚至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一旦治疗不及时,将直接造成死亡[1]。所以关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不但要重视临床治疗工作,更需要强调临床护理干预工作的实施。本文以护理角度出发,分析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所得效果,对比了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下所得到的不同实验研究结果,详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总计100例,是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接受治疗的。患者入院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以及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X线以及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肺气肿以及肺心病[2]。10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实验研究。患者中包含男性6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在40~72岁,年龄均值为(58.5±6.2)岁。按照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组间患者症状表现、检查情况、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本组5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即患者入院后的给药、体征检查、饮食指导以及记录等相关工作。

实验组:本组5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均行综合护理干预。详细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多数患者对此类疾病无系统的了解,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中相关问题的注意和遵循。②心理护理干预:疾病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秩序,所以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焦躁甚至是抑郁的情绪,影响到治疗工作的开展和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可以借助成功治疗案例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对于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要一一回答,以拉近护患彼此之间的关系[3]。③呼吸机干预:护理人员要对呼吸机进行检查,需要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状态,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④排痰干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基本都存在痰液,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将直接诱发呼吸道感染问题,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排出痰液[4]。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患者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情况明显控制,且肺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情况部分控制,且肺功能有所恢复。无效:以上治疗效果均未实现。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等级[5]。

1.4 观察指标:实验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概率。

1.5 统计学方法:临床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100例患者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验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其他观察指标行(±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表示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参照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分析,χ2=4.7619,P=0.0290。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非常满意35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参照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非常满意15例,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70%。经统计学分析,χ2=14.5833,P=0.0001。

2.3 组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实验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肺性脑病1例,休克1例,发生率4%。参照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肺性脑病4例,休克4例,发生率16%。经统计学分析,χ2=4.0000,P=0.0455。

3 讨 论

所谓肺心病,也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组织、肺动脉系统发生的原发性病变,造成肺动脉压力增高问题。呼吸衰竭是疾病发展的末期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关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工作时有报道,说明治疗与护理干预具有同样的价值,必须引起注意。

结合本文研究内容来看,我们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10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最终,实验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参照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分析,χ2=4.7619,P=0.0290。实验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98%,参照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70%。经统计学分析,χ2=14.5833,P=0.0001。实验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参照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经统计学分析,χ2=4.0000,P=0.0455。经统计学分析,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具有绝对优势。由此来看,综合护理干预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实施更具有价值。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疾病知识宣教、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并对患者进行疏导,在每天的交谈中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以及住院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更加符合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高要求、高标准,也在护理工作中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综上研究结果所述,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更好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 刘晓娟.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0):121-122.

[2] 李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60例临床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6,6(7):296-297.

[3] 方海燕,张静.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30(8):218.

[4] 黄妙琴.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68例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06-3807.

[5] 尹贞顺.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7(6):89-90.

R473.5

B

1671-8194(2017)31-0245-02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组间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3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