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疗效和生存情况的分析

2017-01-16 07:13:30王宇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1期
关键词:莫唑胺胶质瘤生存率

王宇峰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疗效和生存情况的分析

王宇峰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分析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治疗效果与生存情况影响。方法 回顾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97例,按照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单纯采取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 complexes,NP)治疗,研究组50例,以TMZ同步NP的方案治疗。以6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情况,并对全部入选者进行长期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1、2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9.57%)(P<0.05);用药1、2年后,研究组生存率(分别为82.00%、5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83%、31.91%)(P均<0.05)。结论 TMZ同步化疗可显著改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病情程度,提高其生存周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替莫唑胺;化疗;恶性脑胶质瘤

恶性脑胶质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主要是指胶质母细胞瘤与间质性星形细胞瘤,该病通常呈现浸润性生长,具有手术难以根除的特点,其病死率和复发率均相对较高,对患者及其家属生存质量构成重大危害。临床上,对于恶性脑胶质瘤以往通常采取外科手术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但病患无瘤生存期较为短暂,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1-2]。近几年,有理论研究提出[3],TMZ对恶性脑胶质瘤有较好疗效,但相关调查却较为少见,本研究结合我院实际经验,将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疗效及生存期情况加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接诊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病例样本,纳入标准[4]:①入选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为Ⅲ~Ⅳ级[5],确诊为恶性脑胶质瘤;②临床资料完善,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③入选者年龄低于70岁,预计生存期在半年以上。排除标准[6]:①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②心肺、肝肾功能不健全或合并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者;③合并其他脑部疾病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达到伦理要求。从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中选取97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

NP治疗的患者,共收录47例,性别男27例、女20例,年龄27~68岁,平均(43.41±4.96)岁,Ⅲ级36例,Ⅳ级11例;另选取病情无明显差异的50例样本为研究组,采取TMZ同步NP治疗方案,该组患者性别男29例、女21例,年龄29~67岁,均(45.24±5.12)岁,Ⅲ级38例,Ⅳ级12例。两组病情级别与人口学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于术后3周开始用药,对照组采用NP氯化钠注射液(贵州汉方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72;批号:090114、100825、110726):根据体表面积30 mg/m2,单日用药1次。研究组同样适用NP作为化疗药物,其用药时间和生产商与对照组一致,但将剂量调至根据体表面积20 mg/m2,基于此,加用替莫唑胺胶囊(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20040637;批号:081206、100928、110730):按体表面积150 mg/m2服药,每日1次。两组均以每周连续服药5 d、休息2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为1周期,连续治疗6周期。

1.3 观察指标:自病患用药结束日期起,至研究人员最后一次随访日期或患者死亡具体日期作为死亡时间,统计两组用药后1、2年的生存、死亡病例数,并计算生存率。

1.4 疗效评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实体肿瘤化疗敏感度(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SIST)[7]测定:①CR(Complete remission,完全缓解):全部目标性病灶消失;②PR(Partial remission,部分缓解):主要病灶长径之和缩小超过30%;③SD(Stable,稳定):主要病灶长径之和有所减小或增加,其减小范围在30%以内,增加范围在20%以内;④PD(Progress,进展):患者颅内产生新病灶或主要病灶范围增加超过20%。总有效率=(CR+PR)/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以SPSS18.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分析程序,年龄均值等计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行成组t检验;生存率等计数结果的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组CR24例、PR18例、SD5例、PD3例,总有效率为42例(84.00%),对照组CR16例、PR12例、SD9例、PD10例,总有效率为28例(59.5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生存率的比较:用药1年后,研究组生存41例,死亡9例,生存率82.00%,对照组生存30例,死亡17例,生存率63.83%,组间差异显著(P<0.05),用药2年后,研究组生存29例,死亡21例,生存率58.00%,对照组生存15例,死亡32例,生存率31.91%,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用药1、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 论

恶性脑胶质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由于大部分恶性脑胶质瘤生长于脑神经系统内,具有细胞分化异常、生长迅速等特点,临床根治较为困难。因而,为了防止其复发,达到根治目的,临床医师通常会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化疗即为其中的方案之一。既往多采取实体瘤的一线用药NP进行治疗,但由于NP受血脑屏障抑制,为达到病灶部位有效的血药浓度,所需剂量偏大,会产生胃部或肺部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患者往往难以耐受。而TMZ是一种咪唑并四嗪类烷化剂,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及术后病情控制,当前TMZ已代替亚硝脲类制剂,当作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适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首选药物,且成为2015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的安全有效治疗原发和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的首选药物。虽然关于两种药物的文献报道屡见不鲜,但至今仍缺乏两种药物联用对恶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动态观察,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以NP治疗的病例和NP联合TMZ治疗的患者加以分析,研究发现,研究组于用药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干预1、2年后,研究组的生存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TMZ在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中发挥了较好疗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这可能与TMZ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通过血脑屏障,经非酶途径,在正常生理pH值下,直接转化成活性化合物3-甲基(三氮杂烯基)咪唑-4甲酰胺(MTIC),MTIC通过水解,生成活性代谢物,可不经机体脏器而分布于全身系统,从而在起到抗肿瘤活性作用的同时,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服用TMZ辅助常规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并改善其生存时间。

[1] 贾彦召,余杰,饶石磊.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中替莫唑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7-128.

[2] 吕东阳,徐莹,阎英.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7):638-639.

[3] 侯斌斌,林月庆,张杏兰.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50-52.

[4] 刘桂超,胡学锋,黄国森,等.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23-26.

[5] 颜元良,钱龙,龚志成,等.国内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20(1):64-0.

[6] 夏璐,周强,刘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3-5.

[7] 何巧育,陈永博,陈川.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715-4715.

R739.41

B

1671-8194(2017)31-0167-02

猜你喜欢
莫唑胺胶质瘤生存率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4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2015年8期)2015-12-23 08:53:14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