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骨折的临床价值

2017-01-16 07:13:30徐丽哲王廷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远端

徐丽哲 王廷荣

(1 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吉林 桦甸 132400;2 吉林油田总医院中医科,吉林 松原 138000)

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骨折的临床价值

徐丽哲1王廷荣2

(1 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吉林 桦甸 132400;2 吉林油田总医院中医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1例股骨远端B、C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新伤续断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骨折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逆行交锁髓内钉;新伤续断汤;股骨远端B、C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多源于高能量损伤导致,骨折较为严重,多数患者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关节面,临床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疼痛等,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笔者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骨折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提高股骨远端B、C骨折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的71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股骨远端B、C骨折患者,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1.2±5.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空坠落11例,重物砸伤5例,摔伤4例。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1.6±5.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空坠落10例,重物砸伤4例,摔伤6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股骨远端B、C骨折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造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前须做好骨折端创伤及合并伤处理及牵引,患者创面消肿后开始进行手术,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躺平行腰硬联合方式麻醉,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常规铺设消毒方巾。于患者髌旁外侧做弧形切口,逐层剥离周围组织促使骨折端显露,首先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踝间骨折,于后交叉韧带进针并进行扩髓,结合患者的骨折范围、部位以及位置选择合适的逆行交锁髓内钉对股骨远端、近端锁钉。观察组患者实施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新伤续断汤用法用量:药物组成:当归20 g、土鳖虫12 g、乳香10 g、没药10 g、丹参15 g、自然铜20 g、泽兰叶12 g、骨碎补20 g、延胡索12 g、续断20 g、苏木20 g、桑枝20 g、桃仁10 g。采用煎服形式1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予以抗炎消肿治疗,待患者情况稳定后适时进行早期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②采用MerChan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膝关节可伸至15°,屈至130°,能够正常行走且无任何疼痛;良: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膝关节可伸至30°,屈至120°,存在轻度行走障碍且偶有疼痛;中:患者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有效缓解,膝关节可伸至40°,屈至90°~119°,存在中度行走障碍且走动时伴随疼痛;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膝关节可伸至40°,屈<90°,存在严重行走障碍,疼痛感明显[2]。

1.4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7.31±5.24)d、骨折愈合时间(12.52±4.84)d、完全负重时间(19.38±1.22)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23±4.33)d、骨折愈合时间(8.31±3.34)d、完全负重时间(12.29±1.18)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1=7.963,t2=6.558,t3=8.327;P1<0.05,P2<0.05,P3<0.05)。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35例,优20例(57.1%),良8例(22.9%),中5例(14.3%),差2例(5.7%),优良率80%;观察组患者36例,优13例(36.1%),良5例(13.9%),中8例(22.2%),差10例(27.8%),优良率50%。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369,P<0.05)。

3 讨 论

股骨远端解剖结果复杂,骨干至髁部髓腔逐渐增宽,附着皮质薄,皮质骨逐渐移行为松质骨,一旦发生骨折较为严重。股骨远端B、C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症状明显,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严重者可诱发其他疾病导致死亡[3]。在股骨远端B、C骨折治疗中,关键在于准确复位和可靠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关节炎的发生[4]。

近几年,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在股骨远端B、C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该设计十分贴合生物力学原理,且采用微创形式,切口小无需完全显露骨折部位,有助于保护骨折血运;且抗压强度好,固定牢靠,不易发生骨折移位、固定松动等现象,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另外大量研究表明,相对常规手术方法而言,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临床指标优势明显,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时间[5-6]。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适用对象范围有限,骨质疏松或者复杂骨折患者使用该方法治疗,容易削弱锁钉力学稳定性,影响术后治疗效果。新伤续断汤属于中药方剂,是骨折患者治疗的常用方法,药物组成中当归可补血和血;土鳖虫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乳香有较显著的镇痛作用,可有效抑菌;没药、丹参可改善心肌功能;自然铜可促进骨髓自身及其周围血液中网状细胞和血色素增生,实现骨折愈合的目的;骨碎补、延胡索、苏木、桃仁活血化瘀,消肿行气止痛;泽兰叶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续断续折接骨;桑枝舒经活络,诸多药材共同使用,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各项临床指标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提高,说明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骨折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1] 郭利刚,杨涛,任海鹏,等.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型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205-1207.

[2] 陶建军,白胜波.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726-727,728.

[3] 朱庆志.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66-67.

[4] 冯利君,刘凯.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2):70-71.

[5] 陈嘉利,李阳,韩思阳,等.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3):320-321.

[6] 杨通宇,覃家永,陆耀宇,等.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47-48.

R683.42

B

1671-8194(2017)31-0111-02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远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16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有限扩髓静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