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6 07:13:30王铁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1期
关键词:转移率肠系膜直肠癌

王铁利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门诊肛肠科,辽宁 北票 122100)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铁利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门诊肛肠科,辽宁 北票 122100)

目的 分析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随访2年的复发与转移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等指标更优,对比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小,无显著性(P>0.05);且术后局部复发与转移率更低,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规范化的TME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复发和转移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治手术;临床疗效

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直肠癌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根治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直肠特殊的解剖关系导致上述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差、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也较高[1]。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属于中下部直肠癌根治性的术式,在临床中得到较大的推广。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性手术的疗效差异,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2],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研究组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在55~83岁,平均(67.3±5.1)岁。参照组中有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在53~84岁,平均(66.8±5.6)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小,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根治手术治疗,严格按照手术规程执行各项操作。研究组患者接受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常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于下腹正中位置切口入腹,首先游离左侧乙状结肠,之后将解剖系膜下的静脉游离,并采取高位结扎,实施淋巴结清除;于直视状态下使用电刀从骶前间隙进行锐性分离,将直肠周围系膜与肿瘤完全游离,上提到肛提肌平面,将肿瘤远端超过5 cm范围的直肠系膜切除,期间注意保存盆底筋膜的完整性;对直肠侧韧带进行处理的同时靠近盆壁进行锐性分离,避免进行钳夹结扎,保持自主神经丛不受到伤害[3]。手术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盆腔予以冲洗,骶前置入引流管后将腹腔关闭。两组手术结束后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1.3 评价指标:①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②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进行观察对比。③随访2年,了解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研究组4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4.6±16.2)min、出血量为(88.6±24.3)mL、排气时间为(20.4±11.7)h、住院时间为(9.6±1.3)d;参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7.3±19.3)min、出血量为(307.4±46.3)mL、排气时间为(39.5±14.2)h、住院时间为(15.2±2.1)d。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更优,对比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转移率对比:研究组患者中出现1例切口感染和1例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参照组患者中分别有2例和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比两组差异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8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局部复发的有2例(4.17%)、转移患者3例(6.25%);参照组48例局部复发的有8例(16.67%)、转移患者9例(18.7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更少、且术后局部复发与转移率更低,差异同样显著(P<0.05)。

3 讨 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而来的治疗直肠癌的术式,治疗基础在于盆腔脏层和壁层之间的外科平面,通过这一平面,能够为直肠癌的切除设定相应的范围[4],在无远处转移的中下段直肠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肿瘤侵犯至筋膜脏层之后的患者治疗价值不大。本文中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在靠近肠侧的位置予以锐性切割,保留盆腔的自主神经。在确保肿瘤切除完整性的同时能够维持肠系膜的正常功能[5]。本文结果证实,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更短,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局部复发率为4.17%、转移率为6.25%,恢复情况均更好,对比参照组的局部复发率与转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提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柴宇啸,曲兴龙,王奕静,等.同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肿瘤,2011,31(7):658-661.

[2] 杨平,彭翔,邓建中,等.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联合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44例[J].广东医学,2012,33(17):2586-2590.

[3] 黄鸿武,李永翔,谢贻祥,等.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8):39-41.

[4] 张浩,张云生,金雄伟,等.完全经肛单孔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4):379-383.

[5] 蒋波,谢小亮,李恒,等.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2):1395-1397.

R735.3+7

B

1671-8194(2017)31-0097-01

猜你喜欢
转移率肠系膜直肠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6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