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微探

2017-01-16 05:03:37黎如尘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猪舍猪瘟

黎如尘

(重庆市垫江县鹤游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18)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微探

黎如尘

(重庆市垫江县鹤游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18)

生猪饲养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为改善农民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猪的饲养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对饲养户的经济收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生猪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生猪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生猪饲养在我国农村中畜牧业比例中占据了85%的主导地位,可见生猪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较之其他养殖业,关于生猪的饲养具有较多的养殖优点,如:饲养占地面积小、不需要较多的劳动成本投入、增殖快、出栏率低等。在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中,生猪的养殖规模已在逐年扩大,但是关于生猪饲养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疾病对生猪的质量和饲养效益有着负面作用,必须加强对生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

1 生猪饲养管理概述

把握生猪饲养定位,生猪在日常饲养中的主要活动就是“吃、拉、睡”,所以对刚入栏的猪要进行适应的调教。对生猪的饲养实践要有精准的时间规定,饲养所投喂的饲料要做到定量,防止在生猪中强者过饱、弱者抢不到食就挨饿的现象发生。对生猪的养殖环境要确保温度适宜,要维持生猪饲料的质量稳定、新鲜和营养,不能频繁地更换饲料导致生猪质量的下降。

关于生猪的投喂饲料应转变单一化的饲料,采用多阶段全价配合饲料,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生理需求,激发生猪自身的生长潜能。将生猪的饲料由稀料转变为湿料,提高生猪再进食时的食量和咀嚼。关于生猪的饲养期间对体重要有严格的标准,在适当的时候出栏,出栏标准为90~110kg。

生猪也有性别、年龄、强弱等区分,应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生猪进行分群管理和分栏饲养,成年公猪和哺乳期的母猪以及怀孕后期的母猪都要单栏饲养,断奶的生猪和空怀的母猪可以采用小群饲养,肉猪以及仔猪需要合理化的规划饲养的密度。

关于生猪的日常饲养管理中,养殖户要有细心和细致的管理,防止生猪出现应激反应。生猪饲养的饲料讲究营养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采用全价日粮加之合理调配的维生素等,如果要更换饲料应有1-2周的过渡期。饲养场地要确保干净卫生,确保生猪饲养的水源的饲料没有被工业所污染。定期对生猪进行保健和治疗,疫苗接种要注重用药的合理性。严格把控饲养密度,不可过于密挤,保证饲养场地的通风。天气过热时生猪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可以在生猪饲料中加入抗应激物质[1]。

2 生猪疾病预防措施概述

应对生猪的疾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对生猪养殖场、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厂等地进行监测。对于近期出现有疫情或者疫情频发的养殖场重点监测,通过临床医学观察、流行病学等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注重对生猪的免疫措施,对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如:免疫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常发性的疾病也做好免疫,注重对寄生虫病的预防。

(1)生猪的蓝耳病防治需要健全免疫系统,增强生猪免疫力,在全价饲料中选择使用营养齐全的饲料,对饲养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消毒,严格按照规范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尚未配种的母猪要有2次免疫,公猪的免疫工作为半年接种1次。目前对于蓝耳病的防治没有特效治疗的药物,为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可以在母猪分娩前20d给以抗炎药物,降低流产发生率。初生的仔猪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断奶后适量地将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加入饲料可以达到对蓝耳病的预防。

(2)猪瘟发病死亡率极高且传染性很高,对生猪的生面健康和养殖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预防猪瘟的常用方式是倍量免疫法和仔猪乳前免疫法,生猪一旦发生猪瘟,应积极采用疫苗和中药治疗,可以达到80%以上的治愈率,对于易感染程度较重的生猪也可以采取无害化处理[2]。

养殖户在进入猪舍之前要更换衣物,并严格消毒,完善隔离措施,避免疫病的在大范围内的传播,区分猪舍的室内以及室外用具,养殖户之间也尽量减少接触。再开展生猪售卖时,养殖户应注意买方在对生猪挑选时不要踏入猪舍内,在疾病高发期不可买卖生猪。

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关系到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在仔猪断奶后其成活率和窝重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防止仔猪相关的疾病发生,在仔猪出生后6小时之内一定要确保仔猪吃上母猪的初乳以获取一定程度的母源抗体,对预防仔猪腹泻、猪瘟等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殖场地的养殖密度要做到合理规划,根据生猪养殖场病发的实际情况在病发前一周于喂养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金霉素、多西环素和支原净,使用一周达到对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预防。在饲料中也可以加入霉菌毒素吸附剂防止喂养饲料的霉菌毒素的扩散。对生猪的圈养场地定期性开展打扫、清理、换土,在圈舍内要使用消毒药物对圈舍的通道、内外墙、顶棚进行定期彻底消毒。

生猪成长期之内注重对疾病的防护工作,采用针对性的疫苗对呼吸道综合征进行预防。对猪舍采用浓度为0.2%的过氧乙酸进行喷雾式的消毒,也可以采用浓度为0.2%的火碱进行猪舍的冲洗。生猪进入猪舍前期准备工作中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也可以实现消毒[3]。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等重要,对于不同阶段的生猪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防治,加强对生猪饲养的环境、饲料、用水等环节的管理控制,最大限度地确保生猪饲养中疾病预防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生猪的饲养质量,提高养殖水平。

[1] 吴艳杰.秋冬生猪常见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1):65-66.

[2] 杨自奎.猪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6,(3):22-23.

[3] 周福娴.生猪饲养疾病防治策略初探[J].中国畜禽种业,2016,(10):89-90.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猪舍猪瘟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9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3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猪业科学(2015年6期)2015-12-26 1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