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分析

2017-01-16 05:03:37吴隆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猪病寄生虫猪群

吴隆华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畜牧兽医站,四川岳池 638311)

猪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分析

吴隆华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畜牧兽医站,四川岳池 638311)

近几年来,养猪规模的扩大,生猪疾病危害日趋严重。而且,不同过往几年,猪病流行呈现新态势,混合感染病例居多,单一感染病例渐少,基层防病工作难度大,防治效果不彻底。结合多年来,猪病一线防病实际经验,文章分析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暴发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基本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病 防控 流行

1 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暴发趋势

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中,生猪疫病的危害着实让养殖户主痛心。尤其,不规范的小型生猪养殖场,受各类不良应激因素的作用,导致养殖场内猪病丛生,而影响最终的经济效益。调查几年来,生猪养殖最常见的疾病种类,有猪瘟、猪流感、猪肺疫、圆环病毒病、猪链球菌病等等。

就猪病的暴发状态分析,目前更多呈现一种多发的趋势。而且,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受季节影响的因素不大,可以说是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另一方面,随大面积的用药防病,病毒受变异而产生的新病毒,出现新的合适受体,将诱发新一轮的病毒感染。由此,过往的防病经验,往往在猪病防控中起不到有效的效果。那些小型猪场更是对这样的突发疫情束手无策,而造成更大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猪病流行呈现新态势,混合感染病例居多,单一感染病例渐少,基层防病工作难度大,防治效果不彻底。

2 生猪养殖疾病防治分析

2.1 根据生猪繁殖状况,规律性接种疫苗

生猪生产养殖期间,养殖户务必留意猪群生长变化,能根据繁殖具体情况,规律性的接种防疫疫苗,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概率。通常情况下,对猪瘟、猪丹毒等病毒性疾病,通常肌肉注射免疫疫苗,有效增强猪体抗体水平,增强其免疫能力,能有效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而降低患病概率。比较而言,那些复杂的综合性疾病,相对起来,防疫难度要大很多。比如:呼吸道系统疾病类似的综合性疾病,发病诱因更为复杂些,不像猪瘟类单一病毒感染疾病,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一旦猪群中出现大面积的患病症状,应在第一时间将病猪与未患病隔离,同时,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时用焚烧、深埋等无公害处理措施,遏制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总之,针对日趋恶化的疫情,笔者建议规律性接种疫苗,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确保生猪健康成长,增强养猪养殖综合经济效益。

2.2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清灭舍内致病病原

目前,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国内第三大污染源。由此,猪场病患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猪场受到污染有着脱不了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讲,确保养殖舍内环境清洁卫生,能大大降低猪病的感染概率。现阶段,更多病毒病潜伏期长,病毒体外潜伏前更长,由此为更多健康生猪感染病患提供可能。由此,预防病毒病最合理的方式,注意彻底清理猪场,及时处理舍内污染物,避免病毒扩散蔓延。同时,注意加强饮水、饮食管理,饮水或饲料中适量加抗病毒药物,能针对性降低病毒病的感染概率。同时,饮食或饮水器械为重要的传染源,更应该注意严格消毒,降低病毒感染概率。

2.3 注意净化养殖猪群,逐渐培育健康猪群

在根源上降低猪病感染概率,最关键和重要的,还在于不断净化养殖种群。由此,条件允许的猪场,建议坚持自繁自养,逐渐培育健康种群。而特殊情况下,需外引猪种时,务必加强引种检疫。现在正值春季,是生猪出栏旺季。在购买生猪引进期间,务必搞好活体检查,到正规场址购买。期间,严格产地检疫,结合血清学检查,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引进。同时,注意向相关部门做好报备工作,积极配置有关部门做好猪病检查,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范标准执行。经各项检查合格后,方可引进新猪种。待引进后,隔离观察30天,确保无病患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同时,注意改善圈舍卫生,严格消毒管理,确保猪圈的清洁卫生。

2.4 了解寄生虫流行规律,针对性做好猪寄生虫防范工作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寄生虫流行规律,进行符合实际情况季节预防性驱虫。其次要保障规模养殖场内的卫生,从注重饮水卫生,防止饮用水污染开始,到重视猪栏卫生,对可能产生寄生虫的场所要做重点处理,保持猪栏的通风与温度。对已经患病的猪,要进行积极的驱虫防治,使用药物如蛭得净进行驱虫处理,如果寄生虫感染不幸致死,那么要对猪的尸体进行深埋处理,杜绝寄生虫的二次感染。

2.5 正值春秋早晚温差大,应注意舍内防寒保暖

由于春季早晚气温相差幅度大,容易引发猪流行性感冒病疫,这时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措施,对不同年龄的猪要分配到不同的猪舍,其中特别是对正在哺育期和幼龄猪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更为重要,对猪舍的防寒保暖措施包括:第一部分做好猪舍的保温隔热,在猪舍的外围护结构中,屋顶是最容易散热的地方,因此,在屋顶上设置天棚极为重要,在天棚上使用保温材料较高的材质,使散热降低。第二部分是春季防寒管理,在冬季步入春季时,初春的温度相对较冷,在猪舍窗户上要做好封闭性,门外做好防寒毡,猪舍内地表上铺垫稻草,猪舍内地表尽量保持干燥。第三部分是猪舍内通风,在猪舍中,病菌的传播除了来自排泄物外,还有空气传播,猪舍内通风会促进猪体的散热,舍内通风措施可在猪舍内设置地脚窗、大窗、通风屋脊等,进气口可均匀布置,使猪之间的热气能有效散发。

[1] 李国栋. 春季猪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J]. 猪业观察,2014(4):114-115.

[2] 孙宏宇,项岁有.春季猪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J].科研畜牧兽医,2014,(12):1.

[3] 殷乾友,刘英,管清文.春季猪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2016,33(8):136.

猜你喜欢
猪病寄生虫猪群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04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白话寄生虫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3:10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1-22 12:28:45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趣闻
分忧(2014年9期)2014-09-22 04:55:36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