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犊腹泻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2017-01-16 05:03:37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乳牦牛犊牛

措 梅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兽医站,青海杂多 815300)

牦牛犊腹泻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措 梅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兽医站,青海杂多 815300)

牦牛犊腹泻较为常见多发,四季均可遇见病例,牦牛犊一般集中在3周龄发病,典型症状为水样腹泻,排软粪,呕吐,脱水,体重骤减,是造成犊牛致死率高的重要诱因,是新生犊牛死亡杀手。

1 临床症状

此病初期体温升高,达39.2℃~40.0℃,随病情不断恶化,体温甚至可达42℃,病畜脉搏加快,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结膜潮红,后黄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鼻端末梢多冷凉,脉搏增数,呼吸加快。瘤胃蠕动或弱或消失,有轻度膨胀。肠音初期增强,以后减弱。腹部触诊较敏感。腹泻粪便稀薄、腥臭的水样棕色稀便,混有黏液、血液及黏膜组织。病的后期肠音减弱,肛门松弛,排便失禁。营养良好的犊牛治疗及时,护理得好,多数可康复。重病患牛病程持续1周以上,预后不良。临死前的病危症状是高度沉郁、心衰、脱水死亡。潜伏期7~14d,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但即使是同型病例,其症状往往差别很大。

急性感染病例,常见幼犊,致死率极高。患病初期,伴发呼吸道症状,体温骤升,症状持续4~7d。个别经3~5d后,二次升高。随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3d内可能有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损害之后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以后带有黏液和血液,恶臭。有些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导致跛行。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通常多于发病后1~2周死亡,少数病程可拖延1个月。孕牛可发生流产,或产下先天性缺陷的犊牛,主要是小脑发育不全,患犊可能只呈现轻度共济失调或完全缺乏协调和站立能力,有的可能盲目转圈。

慢性感染病例,体温高出正常值,但是,发热不是很明显。最明显症状,鼻镜糜烂,后期成片。眼部有炎性分泌物,口腔多处溃疡,牙龈肿痛。蹄部位有糜烂,甚至行走困难。除此之外,在颈部、耳后等处皮肤破裂,有局部脱毛和角化。病牛持续性感染,最终发育不良,而增加死淘率。

2 治疗

在发病初期,注意清理肠胃。人工盐,100~200g/次;鱼石脂,10~20g/次;酒精,50~100ml/次,混合常温水,2~3L/次,经1次灌服,防控效果不错。

在发病中期,注意止泻疗法。清理肠道内容物,基本排空后,但仍然腹泻不止,建议用止泻类药物。药用炭,100~200g/次,常水适量混合,1次内服,2~3次/d,治愈效果不错。

在发病后期,注意抗菌消炎。犊牛腹泻治疗期间,抗菌消炎是关键。用痢菌净注射液2~5mg/kg,肌肉注射,2~3次/d,连续用3d。用磺胺脒,每次30g;土霉素,每次8g;抗菌增效剂,每次6g;碳酸氢钠,每次30g,混水适量,1次内服,2~3次/d,连续用3~4d,治愈效果更好。

此外,整个用药期间,注意补水补液。腹泻伴发脱水症,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500~1000ml;20%安钠加注射液,每次10ml;5%碳酸氢钠液,每次50ml;复方氯化钠,每次500ml,混合待溶,静脉滴注,补充体液效果较好。

上述西药疗法基础上,配用中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些。处方:黄芩、黄檗、石榴皮、乌梅各15g;栀子、黄连、白芍各18g;郁金、银花各36g,上述混水,煎服待温,1次灌服,疗效明显。

3 预防措施

3.1 重视母牛管理

怀孕母牛管理好坏,尤其母牛处于妊娠期,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胎儿长势迟缓,影响初乳质量,而导致此病的发生。由此,建议重视此期管理,合理配比饲料,补充适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确保良好的营养水平,分泌足够的乳汁,满足其生理需求。注意母牛乳房清洁,条件允许的牛场,产前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增强犊牛抗体水平,降低感染此病的概率。注意牛舍卫生,定期清洁,严格消毒管理,及时清理舍内污物。

3.2 重视犊牛管理

犊牛初生后,及时补喂初乳。初乳中,含多量抗体,增强牛体体质。同时,规范犊牛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定温,降低消化道疾病的感染。通常情况下,30~40日龄犊牛,控制饲喂量,按初生重的1/10~1/15计算用量,即可。而在1个月之后,酌情减少全乳的用量,控制在1半即可,剩余用等量的脱脂乳代替。待犊牛2月龄后,完全停止饲喂全乳。每日供给一次脱脂乳,同时补充维生素A、D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饲喂发酵初乳能有效预防犊牛腹泻。初乳发酵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为10℃~12℃。每天可加入初乳重量1%的丙酸或0.7%的醋酸作为防腐剂。

4 结语

就牦牛犊牛腹泻而言,此病的诱因较为复杂。但是,无论是病毒性、细菌性,还是营养不良性,寄生虫性,控制此病发生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喂管理。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通过病因分析,结合诊断治疗,不断实践新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此病的感染发病率,规范犊牛养殖管理技术,是提升牦牛犊牛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1] 阿继春,郭占宏.犊牛腹泻病的治疗[J].山东畜牧兽医,2016,(11):27.

[2] 何博,赵之丽,黄必胜,等.中药治疗犊牛腹泻症的作用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6,(12):163-165.

[3] 智海东,高艳,刘长明,等.感染性犊牛腹泻病原学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73-76.

猜你喜欢
初乳牦牛犊牛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3:54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26
跟着牦牛去巡山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4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6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