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生态养殖模式探讨

2017-01-16 05:03:37王庆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草粉羊圈羊舍

王庆山

(济南市畜牧兽医局,山东济南 250099)

山羊的生态养殖模式探讨

王庆山

(济南市畜牧兽医局,山东济南 250099)

新时期,我国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旨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畜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特别喜欢羊肉系列食品,为保证羊肉品质,必须从生态学角度着手,重视山羊生态养殖很是关键。山羊养殖投资额度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高,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就山羊的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山羊 生态养殖 养殖模式 饲养管理

纵观我国当前山羊养殖现状,了解到饲养方式过于陈旧,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放养模式,从长远角度出发,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度会大大降低。为实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对山羊养殖的生态化建设,禁止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否则会引起草场的严重退化,使得整个环境污染问题变得异常严峻。因此,若想实现经济的发展效果,应重视山羊的生态化养殖,强调山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 科学建设羊舍

1.1 打造楼式羊舍

通常来讲,羊舍的宽度参数控制在5.0m,高度控制在2.5m左右,而长度则是要充分结合山羊的具体数量来定,羊舍面积则以1.4m2/只来进行计算,而成年母羊则是0.9m2/只,小羊则是0.5m2/只,种羊则是1.3~1.5m2/只。为促进山羊的健康成长,可在山羊圈旁边设定运动场,运动场则要比羊舍大,面积是羊舍面积的1.5倍,还要在运动场周边栽植一定的树木来达到遮阴的效果。在羊舍地面设计上,应设定一定坡度,这样可为污水、粪便清扫提供便利,建设羊床,保证羊床距离地面的高度控制在90.0cm,保证羊床表面要设置漏缝,用木条、竹条等制成楼板,保证床面的间距控制在1.1~1.5cm左右,这样会让羊所产生的粪便、尿液落到地面位置。在羊床上应设置分栏的隔断,也可设置一定的活动板面。

1.2 羊舍内部设计

在羊舍内部,应设置可以移动的栏杆作为隔断,借助木栏将整个羊舍分为母羊圈、公羊圈、育肥羊圈与羔羊圈,在羊圈内部应设置足够的饲槽、草架以及相关的饮水设施,以满足山羊的饮食与饮水需求。草架设置时,应用木条来设定到靠墙的位置,高度应控制在1.0m,采食的缝隙宽度应控制在15.0cm左右。饲槽可使用木板或水泥来制作成一定的长槽,通常上宽要比下宽大,上宽设定为25.0cm,下宽设定为21.0cm,深度控制在15.0~17.0cm,保证饲槽的底部应呈现弧形,还要设置向外的一个出水孔。在沿墙的位置上应设置一定的饮水设备,可设置自动饮水器,间隔2.5~3.0m左右设置一个饮水器,同时,也可安装水盆或水槽。

2 种草养羊技术

2.1 种植牧草

为促进山羊的健康成长,必须种植优质的牧草,旨在满足山羊对草的食用需求。在夏季,应多种植甜高粱、墨西哥玉米、苏丹草等,供草期主要在6~11月。冬季,应多种植黑麦草,供草期主要是从11月到第二年6月。

2.2 精心选择肉羊品种

新时期,人们对肉质的要求更高,为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应严格控制羊肉品种,最好选择杂交羊,对此类羊品种进行精心的养殖,这样可大大提高肉质与产肉量。

3 圈养技术

以往的山羊养殖以放牧形式为主,为满足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应对山羊养殖技术予以革新,大力推进“圈养+放牧”模式,以求达到提高山羊生长质量与产量的效果。在饲料方面,应以青料为主,应种植优质的牧草,如蔬菜叶、花生藤、树叶、野草等。若想满足山羊食用需求,必须保证青料的及时供应,饲养量要占到总饲料量的81%~90%。同时,还要喂养一定的粗饲料,如秕壳、作物秸秆等。喂养粗饲料时,不宜喂养过多的量,这样会大大影响山羊采食量与健康成长,若想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需要及时进行碱化或氨化处理。为保证饲料的及时供应,需要提前进行饲料储存,将青料制作成青贮料,这样可在淡季时来使用。此外,还要储备一些精致饲料,主要为怀孕母羊、泌乳母羊、幼羊以及种公羊等补充更多的能量。在精料中,应合理分配蛋白类、谷物类、矿物质与糠麸类的补充量,其中以谷物类为主。在喂养饲料时,应遵循“先粗后精、先干后青”的原则。

4 秸秆加工技术

目前,为及时为山羊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山羊的肉质,可将秸秆进行加工与处理,以形成营养粉,这样,会大大增加羊的食欲,生长速度也就越快。通过秸秆加工来制作草粉,利于提高草料的利用效果,便于贮藏。

4.1 原料

若为无毒性秸秆、粮棉加工副产品,都可作为秸秆加工的主要原料,然后制作成草粉。无论任何秸秆或粮棉加工系列产品,在加工之前必须要晒干与阴干,发霉的秸秆不可用。

4.2 粉碎与发酵

利用锤式粉碎机把秸秆进行粉碎性处理,并制作成长度约为1.5cm草粉。经过粉碎后的草粉或秸秆,要加入1%玉米粉进行混合、拌匀。在草粉中加入35℃的温水,湿度应控制在用手能够攥成团、松手后可散开的状态,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发酵剂,放置在背风处,将塑料袋或麻袋覆盖其上。若散发出酒曲香味,即完成发酵过程。

4.3 饲喂

喂养时,应将骨粉、食盐、玉米面、豆腐渣等加入到经发酵的草粉之中,经过混合之后形成营养草粉。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山羊的生态化养殖已然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体现。山羊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应精心选择优质的山羊品种,合理设计羊圈,全面推进“圈养+放牧”模式,以满足生态化需求,利于促进山羊养殖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 王贵.山羊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8):42.

[2] 张文波.山羊生态养殖技术探讨[J].当代畜牧,2016,(17):33.

[3] 田淑芳,周小波,袁珍军,等.山区山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6,(5):41-42.

[4] 阳戊玉.山羊“舍饲+放牧”生态养殖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3):8.

王庆山(1984-),男,山东济南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畜牧。

猜你喜欢
草粉羊圈羊舍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草粉喂鹿好处多
立体羊圈
好孩子画报(2019年4期)2019-05-04 13:41:18
亡羊补牢
阿尔梅勒羊舍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秸秆草粉发酵 喂羊经济高效
乡村科技(2016年7期)2016-02-19 11:59:06
农庄里的羊圈
“6个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