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霞 周定刚
(江油市武都畜牧兽医站,四川江油 621702)
生猪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成霞 周定刚
(江油市武都畜牧兽医站,四川江油 621702)
产地检疫养殖动物离开饲养地检疫人员到村到户到场到指定的报检点或约定地点实施的检疫。抓好产地检疫事关检疫队伍稳定养殖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特殊意义。近几年国家对规模养猪投入资建设,形成一批适度规模猪场。目前仍然以散养户为主,适度规模猪场占比例较小,产地检疫处于面宽量大局面。
2.1 基层检疫人员少
2008年改革前,自收自支,自负盈亏,难以正常运转。政府无相关资金投入,一线人员数量不足。基层畜牧兽医站改制前的状况存在四大弊端:一是家底薄弱,在岗职工月工资不足500元。二是人员少。全站14人,检疫执法4人。三是文化水平素质较低。父传子或师传徒。四是主管部门人事编制管理混乱,畜牧事业人员没有编。
2.2 专业技术水平低
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后,职工数量仍不足。市编委下10个编制,局安排7人。其中管理1人、仔猪防阉3人、专职检疫3人。由3人负责生猪等产地、屠宰检疫,春秋重大疫病防控、畜牧生产发展、猪品种改良、生产统计、畜产品安全、养殖大户监管、瘦肉精检测等。此次机构改革基本上内招,初始文凭低、职称低,工资待遇仍然偏低,工作主动性不强。
2.3 检疫手段落后设施设备差
一是没有现代的办公检疫检验设备。
二是没有必要的解剖检查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凭经验、感观检疫。
三是检疫经费严重不足,经常出现无法电子出证。
2.4 产地检疫报检不完全,检疫申报制度未被部分养殖户认可
(1)原因其一产地出栏生猪流向城市消费市场变动性大,其二养殖分布散,路况差而路程远;其三畜主屠工运猪常在早五前或晚九后;其四养猪户的猪运到大城市宰杀批发边口肉,管理难。
(2)养殖户大都年龄偏大,文化水平都低。综合素较差,对产地检疫政策、重要性认识不足。
(3)宣传力度不够。发放资料不识字,广播宣传听不清记不住,面对面怕麻烦。畜主认为健康无病,没必要检疫,检疫起啥作用。
2.5 各地检疫执法标准程序差异
(1)检疫程序不规范,有些简化,过于形式化。然而相邻边缘县市相关规定不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城市周围乡镇屠宰场管理不力,未坚持查证验物,凭检疫证明。上级监督未成常态,偶尔查查完事。
2.6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体制管理不顺、产地检疫管理不规范,很少查处,难以立案和实质性行政处罚。
产地检疫工做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机构、体制、经费等诸多因素造成,结合自己二十多年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建强稳定的检疫队伍,提高检疫技能水平与素质
(1)组建考核机制竞选上岗实行末尾停职学习制,促使现在岗人员主动积极学习,虽然平时大家都学习防检相关的实用知识、学的不多不全不够深。要让职工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感到知识技能有用,缺知识技能就无能力干好工作。
(2)上级应多组织各种培训给职工创造机会参加相关培训,请专家培训,开阔视野、提高理论水平。职工要主动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推进专业知识换代,适用于实际工作。
(3)请电子信息专家讲授电脑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电脑办公知识。确保电子出证等技能。
(4)建议市局有意识从大专院校招聘本科生,充实到基层检疫队伍,提高官方兽医入职条件。“组建一支县、乡镇专职动物检疫队伍。”只有检疫工作从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中分离出来,专职检疫员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完善检疫设施设备,增加检疫措施手段
(1)加强乡镇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只有通过改善基层检疫设施条件。
强化验室建设,检疫结果才有真实性,检疫人员才能对结果负责。
(2)配备发电机,时常检修网线、保障网络畅通;检修供电线电路,确保电路畅通。确保网络电子出证正常。
3.3 开展防检法律法规宣传、营造检疫工作良好氛围
(1)在人口密集地播放防疫法,摆放防疫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在交通要道印写永久性宣传标语、在市场内悬挂标语。书写标语内容精简、通俗易懂。
(2)组织宣传车,进村入社进行宣传,在各村办黑板报,
(3)检疫工作应尽量方便养殖户,文明执法。既要按原则程序办事,又不能刁难。遇问题,不违规时,尽量人性化,缓解矛盾,得到理解和支持。
(4)由于知识文化不同、认识偏差,社会认同不一,一部分养殖户、屠工、贩运户没有认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提高他们对检疫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该文中江油市武都镇动物产地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虽然只是我省我市产地检疫基层折射,但是它反映出基层产地检疫现状,以小见大,畜产品安全隐患之多,风险之大,畜产品安全既受动物疫病影响,又受到黑心获利者制造和创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媒体报道河南双汇“健美猪”真相。央视13频道2014年12月27日播出的“江西高安病死猪流入市场”视频。也暴露我国动物检疫工作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舌尖上的安全受到质疑,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国人神经,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此国家采取措施,修订《食品安全法》,处罚上不封顶,并提升到判刑。这也证明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检疫工作,又是一项基础检疫工作。我们要认真总结《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完善可操作性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需要上级加大检疫工作总体经费投入,完善检疫基础设施设备,建立起高素质的基层产地检疫队伍,才会确保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