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周淼
作者单位:110014 沈阳,沈阳市妇幼保健院
综述
浅谈小儿腹泻病的治疗进展
张晶 周淼
作者单位:110014 沈阳,沈阳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对该病治疗取得了诸多新的进展。文章详细介绍了通过饮食疗法、病原治疗、补锌疗法、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微生态制剂疗法、酵母菌治疗、疫苗应用、经皮给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方法如何诊治小儿腹泻病,以期对相关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腹泻病;小儿;治疗方案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以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形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多病原、多原因引起的疾病,发热、呕吐、腹胀、腹痛和血便时有出现,严重时会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影响患儿健康[1]。小儿腹泻病是导致全球<5岁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儿科多发病、常见病[2]。这主要是因为在该年龄段儿童消化系统的功能发育不完善,体内消化酶量少,活性较低,且分泌胃酸少,同时机体又有强大的代谢功能,最终削弱了小儿机体防御功能。近年来,小儿腹泻病的诊治受到临床上广泛重视,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1.1 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的抗体和消化酶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其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容易被婴幼儿所消化和吸收,可降低腹泻发病率,明显优于牛奶,且服用方便、营养丰富,所以母乳喂养要继续提倡,可以采取增加每次喂母乳间隔周期和减少每次喂母乳时间来加速腹泻痊愈。
1.2 人工喂养<6个月的患儿可给予配方奶粉,逐渐加量,由稀到稠;≥6个月的患儿可继续给予稀饭、面条、粥、鸡蛋糕、果汁、肉泥等,还可以添加少量酸奶便于消化。但是杨鸿斌[3]认为,应该科学搭配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这样才能减少腹泻次数,加快疾病的好转。
1.3 去乳糖饮食病毒性腹泻常因婴幼儿肠黏膜未修复导致乳糖酶缺乏,这类患儿对人乳、牛乳均不耐受,应给予去乳糖饮食,如去乳糖牛奶粉,经济困难的家庭也可采用豆浆喂养,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腹泻好转后再按常规喂养方式[4]。
1.4 鼻饲补液庞炜东[5]认为,对于伴有轻、中度脱水和呕吐症状的急性腹泻患儿来说,鼻饲补液法更加适用。与传统静脉补液相比,鼻饲补液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患儿体表无明显伤害,可以直接给患儿补充营养液,快速减轻呕吐、发热、腹泻症状,缩短病程和患儿的住院时间。
1.5 静脉营养少数重症患儿,口服喂养不能耐受或无法下鼻饲可考虑静脉营养。给予10%脂肪乳2~3 g/(kg·d)、复方结晶氨基酸2~2.5 g/(kg·d)、葡萄糖12~15 g/(kg·d)及电解质、多种维生素适量,液体120~150 mL/(kg·d),热量209~376 J/(kg·d)[50~90 cal/(kg·d)]。24 h内均匀输入总的补液量,好转后改用口服。
2.1 抗药菌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且大多数细菌性腹泻病程有自限性[6]。不应滥用抗生素,这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可能破坏机体内正常菌群,导致患儿机体抵抗力下降。但是,对于重症非侵袭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治疗,尤其适用于多重耐药志贺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所致腹泻病患儿,需注射给药。治疗空肠弯曲菌肠炎的首选药是红霉素,真菌性肠炎可选用氟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伪膜性肠炎常用万古霉素,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临床经验合理用药。美国最新研究报道,利福昔明是一种新的抗肠道感染药,通过抑制细菌RNA合成,降低和抑制肠道中细菌的毒力治疗腹泻[7]。
2.2 抗病毒药物>70%的小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利巴韦林可以通过阻止病毒复制治疗单纯病毒感染的患儿。Kumar等[8]研究表明,与静脉滴注病毒素相比,肌内注射α-干扰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李翠萍等[9]的研究表明,与病毒唑静脉点滴相比,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腹泻更有效。上述三种是临床上常用抗病毒药物,但其疗效有限,病毒感染病程有自限性,经预防脱水、合理补液患儿多可自愈[10]。双嘧达莫有广谱抗病毒活性,能完全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增殖过程,增加肠道抗病毒能力,同时对肠道微循环有改善作用,利于肠黏膜修复,恢复肠道功能,缩短病程[11]。
患儿腹泻时,体液大量丢失,容易导致锌缺乏。锌的作用:能早期清除肠道细菌,减少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肠黏膜修复,提高局部肠道免疫,锌对小肠功能调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补充锌制剂可能会导致儿童血锌水平升高,但儿童腹泻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且不良反应少[12]。对<6个月急性腹泻患儿,补锌10 mg/d,≥6个月患儿,补锌20 mg/d,服用半个月左右,腹泻症状会明显减轻,腹泻病程缩短[13]。这不仅起到治疗作用,还可以在痊愈后的2~3个月有效预防小儿腹泻病。对于严重脱水伴呕吐的患儿,纠正脱水、呕吐停止后应立即予补锌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消化道保护剂为蒙脱石散,又叫思密达。其药理作用:①吸附病原体及毒素并排出体外;②建立肠道微生态屏障;③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功能,降低其分泌;④提高肠黏膜的质和量,加强肠道的黏膜屏障;⑤扶植厌氧菌,阻止致病菌黏附;⑥不影响其他药物的利用;⑦激活凝血因子Ⅶ、Ⅷ、Ⅻ,起到消化道局部止血作用;⑧只作用于肠道,副作用小;对急慢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治疗效果较好。对于<1岁的患儿,1/3袋/次,3次/d;1~2岁的患儿,1/2袋/次,3次/d;2~3岁的患儿,1/2袋/次,4次/d;>3岁的患儿,1袋/次,3次/d。
微生态调节制剂主要为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双歧三联活菌和枯草杆菌肠球菌等。研究表明,急性感染性腹泻时,益生菌使腹泻时程缩短16.8~30.5 h。常用药物如贝飞达、妈咪爱、思连康,其功能包括调节、补充肠道菌群,促进抗感染免疫反应,影响炎性反应过程和氧化应激,增加胃肠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等。益生菌对急性腹泻病治疗效果良好,能够缩短患儿的病程,同时使腹泻的严重程度得以缓解[14]。
发达国家广泛应用酵母菌进行腹泻治疗,对感染性原因造成的腹泻起到预防作用;对于部分克罗恩病患者,使用酵母菌有效;就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而言,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因为酵母菌的使用而降低;酵母菌还能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15]。但研究发现,酵母菌组治疗抗生素所致的腹泻,与安慰剂组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7]。
7.1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导致全球年龄<5岁儿童发生脱水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缩短平均患病时间,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率也不断下降,且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后遗症[18-19]。
7.2 细菌性腹泻病疫苗细菌性腹泻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其病原体主要包括志贺菌、霍乱弧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及空肠弯曲菌。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细菌性腹泻的关键措施。细菌性腹泻病疫苗包括痢疾疫苗(减毒活疫苗)、霍乱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和伤寒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目前痢疾杆苗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除我国已有两种疫苗获得上市许可外,还有其他几种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经皮给药主要是指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进入皮下组织和血液,直接治疗浅表疾病或经血液运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新给药途径。经皮给药作用特点:①透药速度快,作用持久;②可实现定向、定量、定位给药;③药物稳定持久;④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⑤适应范围大;⑥不必频繁给药;⑦无创伤,比口服用药及注射用药的更加安全;⑧患者依从性高。目前,儿科经皮给药的方法主要有散剂、油剂、贴剂等。王隆阁[20]使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联合炎琥宁静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的效果非凡,且能缩短患儿病程,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9.1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更多从病因考虑,通过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经验方进行治疗,药物副作用小。宋克玉等[21]通过观察发现,大剂量的党参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有促进作用,对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制作用明显。倪志军[22]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应用思密达相比,王氏保赤丸(由大黄、黄连、制南星、川贝母、巴豆霜等药味组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效率更高。
9.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上采用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往往能起到相加的作用,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可以明显改善。吴晓霞[23]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方药(茯苓、车前子、扁豆衣、白术、猪芩、泽泻、葛根、黄芩、黄连)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大缩短了腹泻时间,且提高了大便转阴率。
9.3 中医推拿治疗中医学认为,对于小儿腹泻患者,调理脾胃功能首当其冲。小儿推拿疗法目的就在于调理腹泻患儿脾胃功能,是中医儿科常用的外治方法,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明显疗效。刘丽等[24]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研究表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6%。以上表明,中医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方便、易行,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对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应强调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重度腹泻患儿建议尽早去医院进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腹泻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应给予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小儿腹泻的疗效及改善预后质量的目的,使患儿早日康复。
[1] 王春霄.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70例[J].中国药业,2014,23(7):87-88.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3] 杨鸿斌.饮食疗法对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8):98.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5] 庞炜东.鼻饲补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脱水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8-29.
[6] 何荣连,赵云,何江.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J].中国药业,2010,19(8):62-63.
[7] KooH L, DuPont HL. Rifaxim in A unique gastrointestinalselective antibiotic for enteric diseases[J].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0, 26(1): 17-25.
[8] Kumar A, Purwar B, Shrivastava A, et al.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intestinal motility of albinorats[J]. 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 2010, 54(3): 284-288.
[9] 李翠萍,张凤清,刘延燕.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8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105.
[10] 焦富勇,白涛敏,蔺婧.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7):535-537.
[11] 何荣连,赵云,何江.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J].中国药业,2010,19(8):62-63.
[12] Taneja S, Strand TA, Sommerfelt H, et al. Zincsupp lementation for four months does not affect growth in young north Indian children[J]. J Nutr, 2010, 140(3): 630-634.
[13] 蓝珍.小儿腹泻的治疗进展[J].中国药房,2010,48(8):2-4.
[14] 王文建.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57-559.
[15] 叶礼燕,陈凤钦.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9):1538-1540.
[16] Hoveyda N, Heneghan C, Mahtani KR, et al. A system 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BMC Ga stroenterol, 2009(9):15.
[17] Conway S, HartA, ClarkA, et al. Does eating yogurt prevent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 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control led trial in general practice[J]. Br J Gen Pract, 2008, 58(549): 283-284.
[18] 余凤,许红梅.中国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疫苗保护效率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2):191-194.
[19] Paternina-Caicedo A, Parashar UD, Alvis-Guzman N,et al. Effect of rotavirus vaccine on childhood diarrhea mortality in fiv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J]. Vaccine,2015, 33(32): 3923-3928.
[20] 王隆阁.炎琥宁联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127.
[21] 宋克玉,江振友,严群超,等.党参及茯苓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2):142-145.
[22] 倪志军.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06-307.
[23] 吴晓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50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4,10(6):42-44.
[24] 刘丽,丁景余,杨文婷,等.虚实分型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47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3,9(4):45-47.
R725.7
A
1672-7185(2017)10-0049-04
10.3969/j.issn.1672-7185.2017.10.018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