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凌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杨 凌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目的 分析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11%、不良反应发生率7.8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68%、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实验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实施和推广。
齐拉西酮;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时间长,极易复发,同时具有一定的迁延性[1]。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式,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但是治疗的终极目标是使患者恢复完全的健康,因此需要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为分析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9.7±4.2)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4.7±1.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39.2±4.1)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4.8±1.9)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40 mg,持续用药2周以后调整用药剂量,每天控制在60~160 mg,持续治疗8周时间。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配合康复护理。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病房布局要合理,基础设施要完善。对于病房要采取开放式的管理,为患者尽可能提供娱乐设施和锻炼时间,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感情需求,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交流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进行心理辅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③认知功能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鼓励患者尝试自行解决生活琐事,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将情绪表达出来,组织患者练习一些数学题或文字游戏,训练患者的思维。护理人员要循序渐进,多给予患者鼓励,不可操之过急。④并发症护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往往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做好应对并发症的措施,并安抚患者的情绪,通过饮食调节、按摩等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PANSS评分。PANSS减分率在75%以上为治愈;减分率在50%~74%为显效;减分率在25%~49%为有效;减分率25%以下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6.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百分比表现计数资料,利用()表现计量资料,差距选择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2.11%;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心动过速,1例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7.89%。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73.68%;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心动过速,2例血压降低,2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10.3± 5.1)分、阴性症状(12.3±3.1)分、一般症状(33.1±8.1)分、总分(55.7±16.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18.5±3.8)分、阴性症状(15.7±3.2)分、一般症状(38.5±5.3)分,总分(72.7± 12.3)分。实验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在青壮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的症状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等[2]。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中药治疗方式,齐拉西酮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其化学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齐拉西酮能够对DA2和5-HT2受体进行抑制,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的改善特别明显[3]。同时,另外,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较低,适用于各个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独的药物治疗是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一些巩固手段。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其强调将患者的残有功能、隐藏能力等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实施和推广。
[1] 尹雪冰,莫显祥,黄瑞荣,等.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41-142.
[2] 王恩玺.30例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59-360.
[3] 汪琳,张涛,白克镇,等.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比较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2):1279-1281.
R473.74
B
1671-8194(2017)18-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