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17-01-16 02:12: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实验组满意度效果

李 芳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李 芳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 探讨评价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门诊患者76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实行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舒适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评价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舒张伸缩功能下降,心脏不能将回心血完全排出,组织不能得到充分灌溉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1]。研究发现该病具有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常规简单的护理已不能控制患者的病情,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本研究探讨了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门诊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61~8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8.4±15.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1.7)年;患者根据NYHA分级,其中I级患者13例,Ⅱ级患者15例,Ⅲ级患者1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1.7±16.1)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2.1±1.3)年;根据NYHA分级,I级患者11例,Ⅱ级患者16例,Ⅲ级患者1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资料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级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实验。

1.2 方法。对照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常规护理,即仅仅监测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舒适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自我介绍并告知患者医院的具体情况;其次医护人员日常要积极地与患者交流沟通,以此了解患者内心真正的想法;最后积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来消除患者的恐慌,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②体位舒适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体位,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前提下调节病床的高度,尽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③环境舒适护理:护士每天清理患者的病床并定期更换被套、病服等,每天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清洁;另外调整空调的温度使病房的温度适宜;病床之间用帘子隔开,并告知探望患者的家属不要大声讲话,时刻保证病房的安静。④吸氧舒适护理:根据患者本身合理地调整氧气的流量;另外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听力可能存在一些障碍,在对患者进行吸氧操作时,要耐心地告知患者吸氧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患者需要配合的工作,并叮嘱患者不能自行调节氧气流量;为了防止出现感染护士要每天定时更换湿化瓶[3]。⑤输液舒适护理:必须控制最佳输液速度,若滴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⑥健康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定期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为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明确日常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自身的约束能力,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⑦饮食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以食用热量较高但容易消化的食物,日常多吃一些水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4]。

1.3 评价指标:对所有参与患者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调查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分数值,满分为100分,根据患者的答案将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即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另外根据医院焦虑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的情况,总分21分,若患者的分数超过12分则存在焦虑、抑郁。

1.4 检测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试验中所得到的数据,对实验中记录的数据采用均属加减方差()的方式进行表示并用t检验,只有当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38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非常满意(60.5%)、14例患者较满意(36.8%)、1例患者不满意(2.7%);对照组所有患者中非常满意有13例(34.3%)、14例较满意(36.8%)、11例患者不满意(28.9%)。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97.3%)明显比对照组(71.1%)高,经SPSS17.0分析得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根据医院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患者发现,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焦虑的有2例(5.3%),1例患者出现抑郁(2.6%),焦虑抑郁的总出现率为7.9%;对照组患者有14例出现焦虑,16例出现抑郁,焦虑抑郁的总出现率为78.9%。观察两组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趋完善,人们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环境卫生、社会压力带来的健康隐患使得老年人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体质的缘故,病情恢复慢而使治疗周期延长,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伤害[5]。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医学人员发现舒适的护理方法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率,舒适护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现多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舒适护理是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给予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安慰,主要通过了解患者真实的内心想法,对患者进行开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增强治疗的效果。本次实验通过对76例患者分组护理研究发现,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效果良好,本次实验结果与占艳等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6]。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陈惠成,龙春梅,陈淑玲,等.老年慢性心衰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201-1202.

[2] 李丽娥,朱丹丹.老午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老午医学与保健,2013,19(4):262-264.

[3] 郑春喜.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36-138.

[4] 周瑜利,刘亚平,刘艺华,等.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4,37(12):2664-2665.

[5] 杨丽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1(3):97-99.

[6] 占艳.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0):1407-1408.

R473.5

B

1671-8194(2017)18-0215-02

猜你喜欢
实验组满意度效果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