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宇
(大连港医院骨科,辽宁 大连 116001)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 宇
(大连港医院骨科,辽宁 大连 116001)
目的 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分析在跟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去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常规处理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40足术后复位情况均良好,其中6足复位稍有偏差,但未影响足部功能正常使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改行其他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4例患者经1~2年的随访,骨折愈合优良率达94.0%。其中,SandersⅡ型21例骨折愈合优良率达100%;Ⅲ型11例骨折优良率未90%,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优良率未90.0%;Ⅳ型骨折2例,1例功能差,优良率为50%。术后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距下关节炎3例,皮肤边缘坏死3例,伤口感染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干预后消失,对足部功能未造成明显影响。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跟骨骨科患者早日康复,并在临床治理中取得较好效果。
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应用价值
跟骨是人体七大跗骨中最大的一块,骨折发生率较低,且超过73.6%的伤者均为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人群,由于骨折部位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受损后会严重影响足部功能的正常使用,治疗不当极有可能致残或留下后遗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然而,由于该部位骨折类型较为复杂,且多累及距下关节,因此治疗起来颇为棘手。长久以来,临床一直在寻找安全、可靠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详情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患者,男25例,女9例;年龄21~55岁,平均(38.47 ±5.62)岁:骨折原因:坠落伤19例,交通意外12例,其他3例;合并全身其他骨折15例,双侧骨折6例,共手术40足。全体患者入院后均对伤处行影像学检查,骨折分型:SandersⅡ型21例,Ⅲ型11例,Ⅳ型2例;Bohler角:-5°~-1° 3足,0° 7足,1°~5° 13足,6°~10° 10足,11°~15° 7足。全体患者已排除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已签署手术同意书。
1.2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患者入院后,对足部创伤进行常规处理,包括促进患处消肿、清除伤处坏死组织、预防感染等,并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择期手术。通常情况下多选择在伤后7~10 d手术,部分患者伤足部肿胀严重则适当推迟手术时间。术前在护理人员带领下接受各项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手术时取摄跟骨轴侧位,于影像学设备辅助下,取外侧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并以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酌情选择髂骨或人工骨植骨。
本组手术患者均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取侧卧位,常规绑定止血带。术侧肢体向上,硬膜外麻醉。取跟骨外侧作一L形切口,常规分离皮下组织直至跟骨面,全层掀起皮瓣。取2枚4.0 mm骨圆钉沿跟骨后方置入,推送至后关节面下,调整距下关节面,直视下复位跟骨骨折,调整跟骨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形态,复位后以多枚2.5 mm克氏针临时固定。存在骨损患者可根据个人全身情况选择自体髂骨移植或人工骨移植。取跟骨锁定钢板根据受损部位形态进行预处理,置于外侧锁定螺钉将其固定于跟骨前部、载距突、跟骨粗隆部,大骨块则选用普通螺钉或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固定妥善后,冲洗切口,逐层缝合手术切口,置引流管1枚并给予弹力绷带包扎。
1.3 术后处理: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酌情使用活血消肿药物。适当抬高患肢,无需外固定。术后10 d内需卧床休息,禁止下床。10 d后可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开展早起锻炼,3个月后可进行渐进性负重行走训练。
1.4 疗效评价: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患肢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本组40足术后复位情况均良好,其中6足复位稍有偏差,但未影响足部功能正常使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改行其他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4例患者经1~2年的随访,骨折愈合优良率达94.0%。其中,SandersⅡ型21例骨折愈合优良率达100%;Ⅲ型11例骨折优良率未90%,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优良率未90.0%;Ⅳ型骨折2例,1例功能差,优良率为50%。术后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距下关节炎3例,皮肤边缘坏死3例,伤口感染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干预后消失,对足部功能未造成明显影响。
由于跟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形态较为特殊,负重点集中在下肢力线外侧,所以在受到暴力作用后,其轴向负荷会发生偏移,剪切力和压缩力的共同作用,就会引起骨折发生。既往临床治疗跟骨骨折多主张以普通钢板治疗,其原理是借助骨和钢板产生的摩擦力来维持复位稳定性。然而,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极易引发钢板松脱,引起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骨折的月后。有研究人员提出,较普通钢板,锁定钢板稳定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将其用于跟骨骨折的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现有相关文献报道称,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可结合跟骨解剖特点,对锁定钢板进行预处理,增强其与骨折部位的贴合性。钢板紧贴骨折部位,能够对骨折周围软组织产生保护作用,还能缩小骨板和骨面的摩擦力,降低术后皮缘坏死风险。同时,内固定稳定性良好,甚至在粉碎性骨折中依然可以保持理想的稳定相。将其用于固定患肢,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植骨变形发生。术后无需外固定,对早期足部功能康复训练的开展大有裨益。
伤口崩裂、感染、皮缘坏死等均是关节内跟骨骨折常见并发症,而这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骨折愈合效果。基于此,术前对患者具体伤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科学、合理的复位、固定方法,是确保患者远期康复效果佳的关键。本研究中全体患者均于患肢消肿后、机体状态平稳的情况下接受的手术,术中通过锐性切开直达骨膜,于骨膜下分离,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皮肤边缘坏死现象的发生。术后,2例患者出现皮肤边缘坏死,经积极干预后获得良好康复。同时,由于手术采用的固定钢板未锁定钢板,材质较薄,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对软组织的不良刺激。可通过按摩受压部位及周围皮肤,促进局部皮肤微循环加快,缓解局部受压的不适症状。
跟骨骨折愈合后期,受损关节面的修复至关重要。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会对创伤周围软组织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中,2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距下关节炎,经对症治疗均已康复。该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复位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人情况,根据解剖结构变化,尽可能促进骨折区良好复位,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复位骨折部位,稳定性强,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良好康复。不过,术后并发症仍然是影响预后质量的主要原因,临床务必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1] 魏西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探讨[J].当代医学,2011,16 (24):96-97.
[2] 王海丰,梁冰,黄磊,等.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20例报告[J].中医正骨,2010,22(11):59,61.
[3] 刘省臣,李林,阚金庆,等.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0):55-56.
[4] 武勇,杨明辉,王金辉,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88-791.
[5] 陈雁西,梅炯,刘新成,等.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12):1121-1125.
[6] 周军杰,曹成福,纪斌,等.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24.
[7] 韩冬,沈家泰,王少甫,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跟骨骨折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6):73-74.
R683.42
B
1671-8194(2017)18-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