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岩松
(辽宁省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庄河 116400)
某市2014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的调查分析
苏岩松
(辽宁省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庄河 116400)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水样100份,检测20项指标,其中合格72份,不合格为28份,合格率为72.0%,不合格项包括总硬度、锰、耗氧量、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等,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庄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农村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一直以来深受卫生防疫机构的关注[1]。为预防水质污染,减少甚至杜绝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必须改善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庄河市疾控中心于2014年对全市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和内容:本研究中的调查对象为全市农村的自来水水源水、出厂水,对其进行水质检测,主要检测项目为色度、浊毒、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氟化物、细菌等20项。
1.2 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进行检验以及评价,当水样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那么判定为不合格。
本研究中共检测100份水样,检验结果显示:72份合格,28份不合格,合格率为72%。在不合格样本中,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总硬度、耗氧量、锰、总大肠菌群。3 讨 论
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质量关系到居民的健康,而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则直接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改水工程的深入,农民对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也明显提高,农村的供水问题已不仅仅是有水吃,更是要有安全的水吃。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保障饮用水的安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饮用水量明显增加,且水源的污染问题也更加严重,农村居民的水源保护意识差[3]。滥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中的农药、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另外,农村的大多数小口井设置在庭院内,却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水质容易受到外界物质的污染。农村的饮用水水井深度多在10~20 m,属于浅层地表水,很容易受到地面各种污染物的污染。
3.1 水质总体卫生状况: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我市农村的饮用水中,大部分水质是符合规定的,合格率为72%。而不同水源的饮用水中,出现不合格的因素可能与地质结构、人畜生活有关,如山泉水、河水出现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畜粪便。
3.2 建议
3.2.1 我市农村饮用水多为简易自来水,没有经过系统的过滤、消毒等处理,直接引入到居民的家中作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不合格将会给居民生命健康带来一定影响[4]。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突出,必须开展改水工程[5]。为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笔者认为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水质监测检验网络系统,健全水质监测检测方法体系以及上报流程,及时发现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处理,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健康。同时,农村的分散式水源较多,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分散式水源周围环境的管理,向村民普及水源地管理知识、水质知识,让广大村民认识到饮用水健康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饮用水管理工作中,共同维护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并养成健康的用水习惯以及行为,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2.2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以及管理,在农村设置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30 m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到水源水质的设施,保证无垃圾场、猪圈、厕所等污染源,由取水单位、水利单位等负责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乡镇人民政府则负责督查,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方法督查,及时发现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水源地的保护质量。另外,还要对水源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逐渐实现水源安全监测的常态化[6]。
3.2.3 加强供水的监管。要求农村所有的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遵照相关规定获得卫生许可证,且供水单位必须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饮用水卫生管理体系,建立日常卫生管理档案,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卫生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供水单位必须配备水质净化、消毒设施等,定期进行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报送给卫生计生部门,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饮用水水质的管理。供水单位的所有员工必须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教育,若员工出现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痢疾、伤寒等疾病,则不得上岗,必须在疾病完善治愈后方可上岗。另外,供水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饮用水防污染措施,若发现饮用水被污染,则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消除污染。当需要新建、改建供水项目时,则需先获得卫生计生部门的预防性卫生审查,接受水源水质的检测评价[7]。
3.2.4 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供水单位。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制定严格的执法方案,加大执法力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同时还要群策群力,不断在实践工作中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一方面指导、服务企业,一方面强化对企业供水卫生管理的监督。以大处罚力度督促供水单位不断完善各项卫生管理措施,将监管与监测密切结合起来,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总之,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各地区应结合本地的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管。
[1] 张艳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9,7(24):216-217.
[2] 周忠静,戴曙杰.永嘉县2011-2013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6):734-735.
[3] 何淑珍,赵生虎,吴晶,等.2009-2012年某市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3):4400-4402.
[4] 鄂学礼,凌波.饮水污染对健康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5 (1):3-5.
[5] 任绍娟,王艳秋.海淀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8):675.
[6] 马艳,张科,黄廷瑞,等.2010—2014年武威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7):271.
[7] 方萍,张渭桃,邹翔,等.开化县2010-2012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75-76.
R123.1
B
1671-8194(2017)15-02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