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颖 刘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干部保健消化内科,山东 济南 250100)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
林 颖 刘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干部保健消化内科,山东 济南 250100)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参照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CL-90主要因子评分低于参照组,而对于胃溃疡穿孔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胃溃疡穿孔
胃溃疡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穿孔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传统的手术与药物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病情,但是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心理状态不佳很可能导致病情恢复甚至恶化。因此对胃溃疡穿孔患者与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产生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胃镜检查确诊。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的为23岁、最大不超过70岁,平均为(40.25±6.27)岁。参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的为25岁、最大不超过72岁,平均为(42.06±6.17)岁。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在接受胃溃疡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①健康教育:首先: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病情概况,与患者沟通交流等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以及对胃溃疡穿孔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计划的可行性[2]。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疾病健康教育、用药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以及生活习惯健康教育。第二:根据健康教育计划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a.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胃溃疡穿孔的发病原因、机制、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b.随后讲解临床治疗方式,采取手术治疗的要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打消患者不正确的认知。应用药物治疗的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起效时间,给药的方法、次数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严格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不要因为自己的病情好坏而随意加减用药,防止不必要的漏服和断药现象[3];c.加强饮食指导,胃溃疡穿孔后患者的饮食需特别注意,能够进食之后给予患者流质食物与半流质食物,宜清淡、营养。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需特别嘱咐患者注意食物的新鲜和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d.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规律的休息和睡眠。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日常交流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到影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地予以疏导。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且预后状况良好的病友,相互之间可以交流治疗的体会,从而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联系患者的亲友支持,对于态度消极的患者要求亲友多多鼓励和支持[4],改善患者的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3 评价指标:①治愈率:胃镜复查期间胃溃疡消失为治愈,其余为未治愈;②SCL-90表评分;③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医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超过70分为掌握,70分以下则评价为没有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治愈率等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通过χ2值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对比:研究组43例患者中治愈的有41例、仅有2例患者的效果不明显,复查过程中有复发现象,总的治愈率为95.35%;参照组43例中治愈患者32例,另有11例患者未治愈,治愈率为74.422%。经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应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参照组患者躯体化得分为(0.79 ±0.22)分、强迫症状得分为(0.84±0.24)分、焦虑得分为(0.76 ±0.29)分、抑郁得分为(0.75±0.22)分、精神性食欲丧失得分为(0.63±0.18);而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精神性食欲丧失得分分别为(0.25±0.14)、(0.17±0.11)、(0.23 ±0.07)、(0.18±0.10)与(0.36±0.17)。经对比上述主要因子的差异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入院阶段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分别为21(48.84)与22(51.16);通过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42(97.67%),参照组为26(60.47%)。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溃疡穿孔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身心疾病之一,有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胃穿孔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社会支持方面的缺陷也较大。能够对患者的生理性疾病进行治疗,无法兼顾患者的心理健康[5]。这与现代医疗服务中满足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的需求不一致。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非常重要。在本组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通过系统性地干预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以及治疗的认识,纠正不正确的认知,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加强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最终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心理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提示在传统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胃溃疡穿孔患者采取合理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手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马俐.胃溃疡并穿孔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71-1672.
[2] 庄玉梅,别会鑫.对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70-71.
[3] 周宁,郑丽维,张冬梅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93-2595.
[4] 沈聪,陈苏红,汤彩虹等.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9):2279-2281,2282.
[5] 郭莉娟,曹志友.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效
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0):1279-1280.
R473.5
B
1671-8194(2017)15-0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