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的急救护理和健康宣教

2017-01-16 01:07贾本君王锦渝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
关键词:蜇伤我院家属

贾本君 王锦渝*

(重庆市东南医院急救部,重庆 401336)

蜂蛰伤的急救护理和健康宣教

贾本君 王锦渝*

(重庆市东南医院急救部,重庆 401336)

目的探讨蜂蜇伤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方法整理我院救治蜂蜇伤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留观12小时症状好转后离院回家,18例患者在急诊科急救处理后收入肾病科住院,均康复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救治,1例重症患者死亡。结论蜂蜇伤发生后应实时采取正确的处理及急救护理方法,病情严重患者尽早采取血液透析,增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至关重要。

蜂蜇伤;急救护理;健康宣教

蜂蜇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即蜂尾部毒刺刺入人体皮肤后,将排泄的毒液注入人体而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反应和相关症状[1]。蜂蜇伤后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与蜂种类、毒液排入人体的量、作用的靶细胞及个体体质相关。如蜇伤局部发红、肿胀、瘙痒、疼痛,过敏症状以及溶血、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蜂蜇伤患者32例,都给予了积极的急救护理与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现将蜂蜇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我院救治的32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为42.6岁;1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18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转氨酶显著升高和心肌酶谱检查异常;1例患者出现出血、溶血、急性肝功能与肾功能衰竭、高血钾;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受伤时间较长,来院时已出现溶血、出血症状,虽经积极救治仍然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因家属强烈要求转至上级医院治疗,11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留观12 h症状好转后离院回家,18例患者在急诊科急救处理后收入肾病科住院治疗,均康复出院。

1.2 临床表现:我院收治的32例患者蜇伤部位依次为:裸露的上肢、头部、面部、颈部及下肢,蜇伤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2例患者出现颜面部、颈部潮红、喉头发痒、全皮肤出现风团斑块等过敏症状。1例患者为其静脉采血时即出现溶血、出血现象。3例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16例患者出现头痛与头晕。1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凡蜂蜇伤患者均进入急诊抢救室处理,立即给于持续低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病情严重者建立两条或两组以上静脉输液通道,持续心电监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

2.2 重症患者立即保留尿管,观察尿液颜色和尿量:如尿液颜色为洗肉水样、浓茶色样等改变即表明患者有溶血发生,应立即汇报医师积极处理:准备中心静脉置管,通知血液透析中心做好透析准备。有报道:进行血液透析可较彻底地清除人体内残留的蜂毒及其代谢产物,早期血液透析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它不仅能有效的清除蜂毒的毒性成分及代谢产物,还能降低急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致死并发症的发生[2]。

2.3 检查患者蛰伤部位,不要遗漏,尤其头发丛,防止尾刺残留,毒素继续吸收。将伤口处残留的蜂尾刺取出,取出尾刺时切忌用手挤压伤处,以免残留毒液的扩散,可用镊子夹取或小刀切开皮肤小心取出,也可用胶布黏附。不易取出时也可采用在伤口周围注射1%的利多卡因,让伤口隆起,尾刺暴露明显,易于取出,同时也能达到止痛作用。仔细检查患者的蛰伤部位,尾刺取出后我院常规用0.9%NS冲洗伤口,2%碘伏消毒,用季德胜蛇药片加温水调成糊状敷于伤口处。也可根据不同的蜂类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3]:若为蜜蜂蜇伤,其毒液呈酸性,局部应用碱性液体,如肥皂水、5%碳酸氢钠等。若为黄蜂或土蜂蜇伤,其毒液呈碱性,局部应用酸性液体如食用醋或1%醋酸。

2.4 遵医嘱用药:立刻口服季德胜蛇药片4 g,维持静脉输液通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保护胃黏膜、增强肝功能、保护肾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营养心肌等药物。对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按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进行救治。

2.5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氧饱和度及意识、尿液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协助处理。观察蜂蜇伤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水泡、渗液、破溃等,用纱布覆盖伤口保护,保持床单元干净、平整以减少对皮肤摩擦,告知患者不能用手抓挠皮肤。对头部与颈部被蜇伤的患者应重点观察,因此类患者容易出现休克、眼球充血、肺水肿等症状[4]。同时做好气管切开的急救准备工作。

2.6 心理护理:因患者对蜂蜇伤的知识相对缺乏,加上蜂蛰伤后,起病急,病情变化明显,因而患者及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给患者讲解蜂蜇伤的相关常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安抚、陪伴、鼓励患者,用镇定的情绪、精湛的技术及时解除患者病痛,减轻症状,使患者恐惧,焦虑得到减轻,积极配合治疗。

2.7 医患沟通:及时将患者病情告知其家属,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蜂蜇伤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要及时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同时也可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健康宣教

3.1 本院收治的32例患者中,25例居住在郊区农村,在户外进行农活或行走时被蜂蜇伤,2例患者在家中收折晾晒的衣物时被藏在衣物中的蜂蜇伤,3例患者在我院就诊时被蜂蜇伤,1例为我院工作人员,1例患者因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时被蜂蜇伤,很快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起风团斑块,由高速执法人员送入院。由此可见,随着绿化环境的改善,蜂蜇伤的发生越来越多,但大多发生在郊区和农村。要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告知不要在有蜂窝的树下停留、玩耍,不要追逐蜂群,尤其对年轻人和孩童,告诫不要去捅蜂窝。如果有蜂黏附衣物,轻轻抖动,让其离开,切忌拍打。整理晾晒的衣物时,仔细检查,去除衣物上的蚊虫等。如果被蜂,立即检查蜇伤部位,可用细针或镊子挑出蜂刺,切忌挤压伤口,防止更多毒素浸入体内。

3.2 一部分患者及家属尤其是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对蜂蜇伤的认识不够,蜂蜇伤后不重视,未进行早期处理,待病情严重时才来院,延误最佳救治时机,本组死亡1例患者就属于未及时来院治疗耽误病情。要给于讲解蜂蜇伤的相关知识及危害性,一旦被蜂蜇伤后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及时就医。

3.3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委会沟通,要求社区卫生人员定期对居民和村民进行蜂蜇伤相关知识的普及,减少蜂蜇伤的发生概率,减少蜂蜇伤后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 讨 论

4.1 本组32例患者来院后经过早期积极的救治和处理,除1例死亡,2例转走以外,其余29例均治疗效果好,治疗痊愈出院。蜂蜇伤的急救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重症患者尽早采取血液透析等措施,降低病死率。

4.2 对蜂蜇伤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既要教会其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避免蜂蜇伤的发生,又要让其对蜂蜇伤的危害加以重视,一旦发生后如何自救和求救,尽快送医,积极配合治疗,是减少蜂蜇伤的发生和减轻蜂蜇伤的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同时,与社区服务站和居委会共同做好蜂蜇伤的相关知识普及,尤其对一些养蜂人员,重点宣教,尽量减少蜂蜇伤的发生,降低其危害。

4.3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及时将患者病情及风险告知,同时告知尽管蜂蛰伤为急重症,但只要治疗及时,处理措施正确,患者和家属配合积极,治愈的概率很大,从而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与支持,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有助于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救治,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1] 赛微.蜂蛰伤18例的急救与护理[J].医药世界,2009(10):30.

[2] 石静华,蒲娅娅.23例蜂蜇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67-168.

[3] 董美媛,范力明,应红芳,等.48例重症蜂蛰伤的急救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6,5(6):437-438.

[4] 李秀玲.蜂蛰伤的急救和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22(11): 5318.

R47

B

1671-8194(2017)15-0255-02

*通讯作者:E-mail:743315697@qq.com

猜你喜欢
蜇伤我院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毒蜂蜇伤的救治
不要小看蜂蜇伤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蜂蜇伤致血淀粉酶升高的临床研究
黄蜂蜇伤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体会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