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1-16 01:07:39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米特蛋白尿

徐 萍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徐 萍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目的研究使用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7例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奇偶分为实验组40例和参照组37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对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同时了解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现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肌酐明、尿素氮水平显下降,对比治疗前和参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但是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治疗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的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改善生化指标,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来氟米特;中等量蛋白尿;慢性肾炎;临床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肾小球病理损伤性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病情迁移难愈,是造成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1]。针对该病的治疗当行程中缺乏特异性的手段,受到病理类型和进展阶段的影响,治疗方案也较为多样。有研究发现,蛋白尿患者发生肾功能减退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针对伴有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加强治疗和干预非常关键。有资料报道,对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应用来氟米特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这一结论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治疗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7例伴有中等量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2],24 h尿蛋白水平在3.5 g以上,排除由于药物因素引发的肾小球疾病。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奇偶分为实验组40例和参照组37例,实验组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的为22岁,平均(44.6±9.2)岁、病程最短的为8个月、最长达到7年,平均为(2.6±1.4)年。参照组37例中有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的为21岁,平均(45.8±9.6)岁、病程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达到7年,平均为(2.5±1.7)年。对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入院之后均采取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抗凝治疗、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激素进行治疗,采取中等剂量泼尼松干预。实验组40例患者在这一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首次剂量为50 mg/d,连续治疗3 d之后减量为20 mg,两组患者均以8周作为1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在0.3 g以下,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恢复到正常标准,水肿、高血压和血尿症状消失;显著缓解: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在1.5 mg以下,肾功能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部分缓解: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50%以上,肾功能相对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不满足以上评价标准的判定为无效。②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进行观察对比。③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本文中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临床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通过卡方值检验;实验室指标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40例患者评价为治愈的有17例(42.5%)、显著缓解的患者有15例(37.5%)、部分缓解的患者4例(10.0%)、无效患者4例(10.0%),临床缓解率为90.0%;参照组37例患者中评价为治愈的有10例(27.03%)、显著缓解的患者有9例(24.32%)、部分缓解的患者7例(18.92%)、无效患者11例(29.73%),临床缓解率为70.27%。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Scr水平为(112.4±35.3)mmol/L和(93.4±1.7)mmol/L、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指标平均为(9.74±1.22)mmol/L和(6.21 ±1.09)mmol/L、治疗前后的UAER指标为(1.61±0.24)g和(0.63 ±0.27)g;参照组3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Scr水平为(112.9± 36.6)mmol/L和(106.4±31.3)mmol/L、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指标平均为(9.87±1.35)mmol/L和(8.46±1.21)mmol/L、治疗前后的UAER指标为(1.58±0.31)g和(0.97±0.19)g。通过治疗,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Scr、BUN以及UAER指标均得到改善,对比治疗前的差异较大。其中实验组的结果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参照组37例中出现1例一过性的白细胞计数下降,2例患者发生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实验组4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腹泻、1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肝酶水平上升,通过保肝药物及对症治疗措施后临床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均未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组间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前临床中,慢性肾炎的治疗大多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干预,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鉴于慢性肾炎属于综合性疾病,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类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的时候应区别对待[4]。来氟米特属于一种毒性相对较低的免疫抑制剂,在结缔组织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中,对实验组慢性肾炎患者应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通过调节络氨酸磷酸化机制以及嘧啶核苷酸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自身免疫性抗体的生成和肾小球沉积免疫复合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尿蛋白状态[5]。本组中,实验组患者临床缓解率高、Scr、BUN以及UAER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提示来氟米特在伴有中等尿蛋白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吕志芬,庄宇,陈宇航,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来氟米特多靶点诱导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4, 20(6):413-417.

[2] 郭永兵.小剂量来氟米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合并慢性乙肝的IgA肾炎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4):51-53.

[3] 王艳英,朱桂军.苯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影响慢性抗Thy1肾炎大鼠蛋白尿及肾功能的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7):1055-1056.

[4] 张承英,张建荣,耿燕秋,等.来氟米特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抗thy1肾炎大鼠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2,23(3):189-192.

[5] 王晓蓓.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42-42.

R692.3

B

1671-8194(2017)15-0153-02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米特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非埃米特正定Toeplitz矩阵的m—步预处理子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7
米特和蜘蛛
好孩子画报(2015年8期)2015-05-30 10:48:04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四元数矩阵方程组的η-厄尔米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