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丹 王晓芳
(1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辽宁 丹东 118000;2 丹东市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右佐匹克隆与地西泮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姜 丹1王晓芳2
(1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辽宁 丹东 118000;2 丹东市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对比分析右佐匹克隆与地西泮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右佐匹克隆组与地西泮组,每组均为30例,连续治疗14天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后的右佐匹克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值明显低于地西泮组(P<0.05),且右佐匹克隆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西泮组(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较地西泮治疗更胜一筹,临床应用价值高。
右佐匹克隆;地西泮;失眠症
失眠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影响很大,需要积极治疗。笔者对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60例失眠症患者分别采取了右佐匹克隆与地西泮治疗,两组的疗效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6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患者治疗前的PSQI分值在8~21,右佐匹克隆组30例中男性∶女性=11∶19,年龄35~65(47.2±4.9)岁,失眠病程7个月~3年(1.5±0.9)年;地西泮组30例中男性∶女性=10∶20,年龄37~68(49.3±5.1)岁,失眠病程5个月~3年(1.7±0.4)年;两组患者均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确诊[1],无精神障碍、疼痛等其他原因导致失眠的患者,且入组前1周内未使用本研究涉及药物的患者,且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治疗经分析处理后表现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右佐匹克隆组:采用的是右佐匹克隆治疗,一次3 mg,于每晚术前0.5 h内服下,连续治疗14 d;地西泮:采用的是地西泮,一次5 mg,于每晚术前半小时内服下,连续治疗14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系统[2]:共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大项,总共18个自评条目,每个大项的最低分0分,最高分2分,最后的累计所得分分即为PSQI的总分,PSQI总分最低0分,最高21分,PSQI总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失眠症状越严重。患者在10~15 min内完成评分测试。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治疗前后的PSQI总分降低程度在
75%以上;②有效:治疗前后的PSQI总分降低程度在50%~75%;③无效:治疗前后的PSQI总分降低程度不足50%。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认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分值比较:治疗前右佐匹克隆组的PSQI分值为(38.47±6.69)分,地西泮组的PSQI分值为(38.61±
7.04 )分;治疗后佐匹克隆组的PSQI分值为(23.96±6.01)分,地西泮组的PSQI分值为(29.95±5.16)分;右佐匹克隆组的PSQI分值明显低于地西泮组(P<0.05)。
2.2 两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右佐匹克隆组中显效者20例(66.67%),有效者9例(30%),无效者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地西泮组中显效者14例(46.67%),有效者8例(26.67%),无效者8例(26.66%),总有效率为73.34%。右佐匹克隆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西泮组(P<0.05)。
失眠的病因十分复杂,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比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等。现代社会压力大,各行各业的人士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出现失眠症状的现象十分常见,失眠症患者往往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这对其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构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据报道,超过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失眠现象,几乎60%~70%的焦虑患者存在失眠现象。失眠症不易治疗,一般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第二代催眠药物—地西泮的作用机制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或突 触的递质之间具有很大的关系,是一种苯二氮类药物,能够有效促使非快动眼睡眠的第二期时间得到延长,使短慢波睡眠期时间得到缩短,小程度影响快动眼睡眠时期。研究证实,地西泮的治疗指数高,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被较多地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特别是能够延长早醒失眠者的总睡眠时间。第三代镇静催眠药——佐匹克隆属于一种抑制神经递质GABA受体激动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夜间觉醒与早醒的频次,相较于地西泮而言,其治疗效果更为高效,安全性高,成瘾性小,且不会受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入睡困难、因疾病而失眠以及应激性失眠,特别是对次晨残余作用耐受度差的患者有确切的疗效,但对以早醒为特点的患者效果很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治疗后的右佐匹克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值明显低于地西泮组(P<0.05),且右佐匹克隆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西泮组(P<0.05)。由此可见,失眠症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较地西泮治疗更胜一筹,临床应用价值高。
[1] 褚春莉,姜晓琳.右佐匹克隆片结合耳穴贴压对绝经期女性失眠症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0(33):112-113.
[2] 李真,许可.右佐匹克隆与氯硝西泮治疗失眠症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2,17(21):2637.
[3] 陈志斌,叶庆红,唐锴,等.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1(6):1622-1623.
R256.23
B
1671-8194(2017)15-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