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红 (四川省沐川县建和乡畜牧站614500)
一次禽流感及新城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鲁道红 (四川省沐川县建和乡畜牧站614500)
2016年11月4日,沐川县畜牧站送县疫控中心检测的禽血清抗体结果均未达标,为重新免疫成功,畜牧站迅速作出整改措施,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及时补免。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本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苗系政府采购,由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系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该批疫苗具有产品行政许可证号及批文批号,且在产品有效期内,疫苗运输过程是经全程冷链运输。实际操作时,本乡防疫员对存栏家禽在未表现出明显病理症状时都进行免疫注射,其中鸡、鸭、鹅在60日龄时禽流感灭活苗0.5ml∕只∕次,12d后单独肌注免疫鸡新城疫单苗2羽份∕只∕次。10d后重复上述疫苗注射。20d后采血检查,鸡45只,鸭33只,结果禽流感抗体合格率是48.39%,鸡新城疫抗体合格率在54.84%。
针对免疫失败情况,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疫苗保存不当。秋防期间,第一次停电从9月19~24日共计6d,第二次于10月10~15日也共计6d。两次停电均是白天停,夜不停,这就造成原保存于–15℃的冻干苗始终处于反复冻融过程中,疫苗效价自然降低。
(2)操作细节不当。村级防疫员在预防接种或者采集血清时,可能因酒精等消毒液擦涂过多,导致酒精等消毒液渗入针孔,与疫苗或所采血液混合。消毒药物能降低疫苗效价[1]或破坏抗体质量,这也可能是未检出抗体的原因之一。
(3)有些养殖户因超量使用抗生素饲料,其免疫抗体基本无法产生或产生的抗体也很微弱。畜牧站于11月7日时委派村级防疫员到庙坪村随机抽测2家养鸡户共8只,结果其新城疫(NDU)与禽流感 (AIU)的检测卡中只有对照线C出现而不见检测线T出现。后经详细了解,这两家养鸡户每日均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饲料。而在另3家养殖户抽测85只鸭时,因其没使用药物饲料,其禽流感及新城疫抗体合格率均在100%。
(4)建和乡系乌蒙山区边缘,雨水多而导致玉米等粮食霉变,养鸡户饲喂霉变玉米,个别鸡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其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机体难以产生抗体。
(5)在走访过程中,有两户的鸡只出现有白痢、球虫病、法氏囊病症状,这些病症可能造成鸡只免疫抑制[2],出现细胞免疫及僸液免疫功能降低,产生抗体水平不高。同时,患病家禽因病理损害,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吸收障碍,更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无法产生抗体。
(6)畜牧站使用疫苗的血清型可能与本地野毒株不一致或者本地毒株可能已产生变异,即可免疫失败[3]。
(7)接种时养殖户的饲养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期或者防疫人员带菌接种操作[3]。
(1)针对建和街道不定时停电情况,畜牧站将原冰箱内的库存苗全部清除掉,到疫控中心取苗实行少用少领,既减少浪费又保证疫苗效果。
(2)随时检测冰箱内温度,将温度计放入冰箱2h,冷冻室温度标准达到–15℃,冷藏温度标准达到2~8℃。若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或加以维修。同时要求防疫人员疫苗随冰袋走,疫苗现配现用。
(3)注射前做好注射器械、针头的高温消毒工作,同时注射部位必须严格消毒。
(4)免疫前主动向畜主了解该鸡群近段时间内采食情况是否正常,有无发病史和用药经过,以此判定是否属于亚健康状态,是否属于免疫范围。
(5)做好科学养殖养禽的宣传,搞好环境卫生,科学饲养。
(6)严格控制药物饲料摄入,禁止使用霉变饲料,凡超量使用药物饲料或饲用霉变食粮者不在这次免疫范围之内。
经过40d的重新家禽免疫,经检查禽流感与新城疫抗体合格率在80%以上。此次家禽免疫失败主要在于:其一,免疫时的疫苗质量出现问题;其二,抗体不能在非健康家禽机体中产生;其三,饲料中药物含量严重超标;其四,饲喂霉变饲料;其五,养殖环境卫生差。
[1]叶裕香.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6(2):45.
[2]党晓鹏.家禽免疫失败的因素探析[J].湖南饲料,2016(1):15.
[3]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第5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2013,7 重印):53.
鲁道红 (1972-),男,四川省人,执业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发展及临床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