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焱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116041)
牛口蹄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探讨
孙焱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116041)
口蹄疫病毒是牛经常出现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传染非常快,严重威胁牛群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总结,从而有效预防牛口蹄疫疾病。
牛口蹄疫;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别名口疮,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途径广泛、潜伏期较短、致病能力较强、发病速度快等特点,如果不经过防治,会造成严重后果。
牛口蹄疫病毒就其本质而言属于一种微型RNA病毒,主要是鼻病毒类,是现阶段已知病毒中最小的病毒。牛口蹄疫病导致其病毒性较强,具有病毒免疫性和抵抗性强的特点。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牛口蹄疫病毒就有7种不同类型,经过多年发展变异,这种病毒常常在动物身上发生,而且对于外界抵抗力进一步提高。
在牛感染口蹄疫之后,患病牛主要会表现为厌食、沮丧、发热等情况,但没有明显的异样表现,因此,在牛患病早期很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情况。在患病后的1~7d,被感染牛群的口腔、蹄部、乳房、乳头会出现水疱,其中以口腔和蹄部为主,水疱形状可大可小,过几日水疱处会发生破裂,有苍白斑块,这属于较为常见的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嘴角挂白、出现泡沫等情况。如果将病死牛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浑身具有溃烂、水疱等情况,因此,牛群在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后果十分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牛群在感染口蹄疫后多数会自愈,并且朝着良性循环发展。但还有很多牛群自愈能力较差,在一周之后尚未痊愈就需要及时救治,否则直接会导致死亡。
实验诊断方式具体包括对牛口蹄疫进行病毒分离、补体结合、病毒实验、细胞实验等不同类型。因此,对于实验诊断方法而言,从已经死亡、发病的牛中分离出相应病毒,进行系统鉴定和诊断,这就是实验诊断法。现阶段实验诊断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胞的培育或是动物接种实现,通过观察小白鼠的死亡情况能够直接对口蹄疫病毒进行检验和诊断,虽然这种方法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复杂,但由于其具有准确性高、敏感度高等优势,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
饲养户要时刻保持牛圈、牛饮用水、牛床的整洁和卫生,在第一时间处理牛群粪便,并且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包括牛圈、牛槽、相关用具以及运输车辆等方面。饲养户要清楚的认识到消毒的重要性,不能够从病区购买牛群,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避免疾病传播,切忌不能将牛群与其他动物混合养殖,还要定期给牛群接种一些防治感染的疫苗,主要接种时期为春秋两季,免疫期一般为半年。
防控工作主要包括接种疫苗和消毒管理工作,除传统的消毒管理工作之外,必要的隔离工作也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过程中,饲养户要严格按照地方卫生局下发的要求,对疫苗种类、强度进行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和计划,从根本上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提高牛口蹄疫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优化牛口蹄疫的整体效果。
患有口蹄疫疾病的病牛一般在一周至两周之内就可以自愈,在这段时间预防工作主要是以隔离和护理为主,这样能够缩短患病病程,使牛群尽快痊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每天利用高锰酸钾、明矾、醋酸溶液对牛口腔进行清洗,然后涂抹碘甘油等药剂,这样不仅能够强化牛口蹄疫工作的质量,同时还能优化治疗效果,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注意是的,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牛,需要辅助注射强心剂等药物,并及时做好隔离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牛口蹄疫防治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但预防工作也尤为关键,良好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减少疫情发生,同时还能给牛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1]尤强.牛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J].吉林农业,2013,2(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