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15 12:04:48戚苏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皮下门诊例数

戚苏娜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良好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戚苏娜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分析在门诊采血患者中应用良好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对我院门诊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采血患者98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良好沟通技巧联合模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皮下淤血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优,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良好沟通技巧应用于门诊采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但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了不良情绪发生率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良好沟通技巧;门诊;采血患者

在临床护理中静脉采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措施,广泛应用于门诊治疗中,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必须准确处理和操作[1]。我院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良好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但是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的关键,同时是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配合度提升的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其应用价值,对我院门诊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采血患者98例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整个经过进行如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对我院门诊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采血患者98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其中对照组包括28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72岁,年龄最小者为0.5岁,中位年龄为(40.85±20.78)岁,最高采血量为20 mL,最低采血量为2 mL,平均采血量为(11±6)mL,16例为手背采血患者,13例为头静脉采血患者,20例为肘正中静脉采血患者;观察组包括30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73岁,年龄最小者为0.8岁,中位年龄为(40.98±20.68)岁,最高采血量为20 mL,最低采血量为2 mL,平均采血量为(11±7)mL,17例为手背采血患者,13例为头静脉采血患者,19例为肘正中静脉采血患者,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研究资料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此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参考价值较高。

1.2 研究方法: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良好的沟通技巧,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采血前护理:在采血前,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面对患者要用热情的态度,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要将微笑常挂嘴边,提供微笑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亲切,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理解护理工作,以此提升护理的配合度,对患者的表达要主动倾听,对于患者面对采血产生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消除,提升采血的依从性[2]。

1.2.2 采血护理:患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疼痛等症状,要用轻柔、熟练的操作对患者进行采血,不断地安慰患者,将其疼痛感减轻,将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和依从性提高,促进顺利采血[3]。

1.2.3 采血后护理:对患者采血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将按压正确的方法教于患者或家属,在无名指、中指及食指之上用棉签进行横压,顺着血管方向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一般情况下要按压1~3 min,2~8 min为凝血时间,并告知患者拔针之后按压要稍微用力,防止穿刺部位被揉动,避免揉开已然闭合的针眼,防止出现淤血或再次出血的情况[4];穿刺部位出血停止后,患者可出院,并告知患者不要用采血侧手臂提重物,再次出血可通过握拳进行避免[5]。

1.3 评价指标: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并对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并对皮下淤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即对患者穿刺部位止血后隆起、血肿及淤血是否存在进行观察[6]。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对比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t进行验证,而用卡方对计数资料进行验证,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值进行判定,若>0.05,表示不存在,若<0.05,表示存在。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经过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中达到非常满意的例数为34例(69.39%),达到一般满意的例数为14例(28.57%),不满意的例数为1例(2.04%),护理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患者中达到非常满意的例数为20例(40.82%),达到一般满意的例数为21例(42.86%),不满意的例数为8例(16.33%),护理满意度为83.67%,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差异显著。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情绪发生对比: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发生恐惧及紧张的情绪,发生率为22.45%,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恐惧及紧张的情绪,发生率为4.08%,两组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对照组和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皮下淤血,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皮下淤血,发生率为10.20%,两组对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 论

良好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临床护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良好沟通技巧,不但可以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配合护理操作,而且可将护理纠纷事件发生降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以此提升治疗效果[7]。本研究中经良好沟通技巧应用于门诊采血患者中,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此种护理方式不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综上所述,将良好沟通技巧应用于门诊采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但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了不良情绪发生率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1] 李淑清.良好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58-59.

[2] 孟雯,杨玉兰.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室的应用及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50-451.

[3] 张慧.儿保门诊采血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9):246.

[4] 仇艳,封雷.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9):278-279.

[5] 钟小燕.护患沟通在静脉采血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385-386.

[6] 徐春华.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负性情绪反应病人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273-274.

[7] 刘越.人文关怀增进医院门诊护患沟通有效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379-2380.

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97-02

猜你喜欢
皮下门诊例数
门诊支付之变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8:04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8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