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可
(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鞍山 114001)
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研究
薛伟可
(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统计其术后颅内感染情况,总结感染特点,分析感染原因,讨论防治对策。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颅内手术患者中,手术时间<4 h共42例,其中颅内感染2例,发病率4.7%;手术时间≥4 h共58例,其中颅内感染发作7例,发病率12.0%。不放置引流管或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共69例,其中颅内感染3例,发病率为4.3%;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共31例,其中颅内感染6例,发病率19.3%。颅内感染多为革兰阳性菌引发。结论手术时间过长、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是造成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可以降低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术后全身和鞘内注射致病菌敏感抗生素可以及时有效控制感染的蔓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颅内肿瘤;颅内感染;术后感染
颅内肿瘤又被称为脑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外周神经和脑膜的肿瘤[1]。颅内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于颅内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颅内手术将肿瘤原发灶切除,从而达到消除肿瘤影响的治疗目的。但是临床多见术后颅内感染的情况,颅内感染是颅内肿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降低对肿瘤的治疗作用,还会引起严重的颅内病变,甚至有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近年来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制为预防细菌性感染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颅内感染也成为热点问题[2]。为研究引发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总结颅内感染发病特点,制定消除感染的对策,在本研究中选取部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也为颅内肿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收集整理其病例资料和就诊记录,统计其术后颅内感染情况,总结感染特点,分析感染原因,讨论防治对策。在本次研究的患者群体中,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68±5.3)岁。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在100里患者中,大脑凸面肿瘤32例,鞍区肿瘤18例,侧脑室内肿瘤15例,桥小脑角肿瘤25例,斜坡肿瘤10例。患者的其他背景资料经统计学验证,均无显著性统计差别(P>0.05)。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被提前告知且自愿参与。
1.2 颅内感染诊断:以临床发现以下症状者,认为发生颅内感染:①颅内肿瘤手术后24 h内持续体温>38.5 ℃。在排除其他系统感染可能后,可判断为颅内感染所导致的持续高热。②术后24 h后依然存在严重头痛,或出现意识模糊,任职障碍加深等情况的患者,可以认为出现颅内感染。③术后48 h内出现脑膜刺激性应激反应体征的患者,严重怀疑发生颅内感染。④术后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WBC>1.0×107/L,应作颅内感染处理[3]。⑤颅内手术后脑脊液培养结果显示致病菌培养阳性结果的患者,认为已出现颅内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4.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以P<0.05为显著性指标。
在本次研究的100例颅内手术患者中,手术时间<4 h共42例,其中颅内感染2例,发病率4.7%;手术时间≥4 h共58例,其中颅内感染发作7例,发病率12.0%。不放置引流管或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共69例,其中颅内感染3例,发病率为4.3%;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共31例,其中颅内感染6例,发病率19.3%。在9例颅内感染患者中,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感染细菌的种类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抱菌2例,大肠埃希菌1例,链球菌2例,微生物学报告没有显示混合性感染的发生。
颅内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于颅内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颅内手术将肿瘤原发灶切除,从而达到消除肿瘤影响的治疗目的。但是临床多见术后颅内感染的情况,颅内感染是颅内肿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降低对肿瘤的治疗作用,还会引起严重的颅内病变,甚至有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4]。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是临床上多见的并发症。感染率通常在10%以内。颅内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一周内,多为急性爆发性感染,少见慢性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脑脊液营养丰富,适合微生物生长有极大关系,此外肿瘤患者在术后机体虚弱,免疫力大幅度降低,也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
通过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发现,手术时间≥4 h后,颅内感染可能性大幅度提高,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的患者,颅内感染率也明显高于不放置引流管或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的患者。可见过长的手术时间和过长的引流管留置时间都会极大提高颅内感染的发生风险。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加了脑组织在空气中的直接暴露时间,脑组织没有直接保护,极容易受到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此外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大了手术失误的可能性,提高了手术对脑组织的破坏,对于免疫屏障的损伤也可能是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脑组织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手术过程,可能会令环境中微生物含量上升,长时间手术也会导致手术人员身心俱疲,加重了手术失误的可能[5]。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会提高造成脑脊液漏的风险,对于机体而言,引流管是异于脑组织的异物,引流管连接了脑组织和外部,长时间的留置会增大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为应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术前应当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可以降低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显示,在9例颅内感染患者中,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感染细菌的种类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抱菌2例,大肠埃希菌1例,链球菌2例。微生物学报告没有显示混合性感染的发生。为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一旦患者被确诊为颅内感染后,应当尽快采用全身和鞘内致病菌敏感抗生素注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及时有效控制感染的蔓延。特别地,对于颅内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分化,T细胞抗原呈递能力较弱[6],属于环境微生物易感人群,在开颅手术中极易感染环境病原微生物,是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术前需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并控制在正常血糖范围内[7]。手术中更应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全身清洁和无菌操作。对于肥胖体质患者,由于肥胖患者单位质量血液供应较少,脂肪层较厚等缘故,会导致手术部位收到影响,因此常常会间接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术后颅内感染风险。肥胖患者往往合并心血管疾病,其机体免疫力和循环系统较为脆弱,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时刻监视其心血管系统功能正常。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是肿瘤切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绝不能掉以轻心。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可以降低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术后全身和鞘内注射致病菌敏感抗生素可以及时有效控制感染的蔓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1] 宋开义.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5.
[2] 胡云磊.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5.
[3] 岳晓艳,石广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2):177-180.
[4] 胡均涛,吕艳霞,王辉,等.7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7):136-137.
[5] 俞美定,周仁菊,朱艳.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3-1234.
[6] 方旭.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4.
[7] 黄瑞娟,张征军,魏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4):325-326.
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