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华
(本溪市金山医院放射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旭华
(本溪市金山医院放射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诊断方法分为CT组(n=48,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病理组(n=48,给予病理活检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CT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是70.8%,病理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是95.8%,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比较低,非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为此,在临床诊断中,临床医师应结合多种诊断方法开展工作,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大部分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低烧、咳血、咳嗽、胸痛等,在临床诊断与鉴别中,此种患者确诊相对简单[1]。然而,另外一些缺少典型临床症状及胸片表现的患者,即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进而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2]。因此,为了探讨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9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予以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诊断方法分为CT组(n=48,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病理组(n=48,给予病理活检诊断)。纳入标准:①均经肺组织穿刺活检确诊为不典型肺结核;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能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③妊娠期、哺乳期者。CT组中,女患者20例,男患者28例;最小年龄是21岁,最大年龄是81岁,平均年龄为(48.5±6.0)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0例,发热11例,胸闷10例,胸痛8例,消瘦乏力5例,咳血4例,无症状11例。病理组中,女患者21例,男患者27例;最小年龄是23岁,最大年龄是79岁,平均年龄为(48.0±6.2)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1例,发热10例,胸闷10例,胸痛9例,消瘦乏力4例,咳血3例,无症状9例。统计分析患者上述资料可知,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 方法:病理组患者给予病理活检诊断。CT组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具体情况如下:
1.2.1 仪器设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其参数为:层厚5 mm,层距5 mm,螺距1.5 mm。
1.2.2 检查诊断操作:在患者入院7 d内完成检查,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指导患者抬高双臂,叮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保证胸腔处在扩张状态;之后对进行常规扫描,即从患者肺尖到膈肌予以详细扫描;部分患者可给予增强扫描,经由静脉输注对比剂,输注速度为2.5~3.0 mL/s,延迟25 s、35 s后继续扫描,然后根据CT表现进行诊断。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与评比,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分析:在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输入两组观察数据,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诊断准确率,且给予χ2检验,如果P<0.05,代表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CT组48例患者中,确诊34例,诊断准确率是70.8%;病理组48例患者中,确诊46例,诊断准确率是95.8%,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临床常见病,对人体诸多脏器均有着一定的损害,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3]。临床研究报道,肺结核患者发病后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4]。近些年来,随着免疫疾病、糖尿病、艾滋病发病率的不断提升,抗生素滥用现象的普遍,导致肺结核患者也在不断增多,当然也包括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因为其临床症状、病灶部位、生命体征、影像学表现与常规肺结核存在一定的差异,致使临床诊疗难度加大。
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扫描与CT扫描是常用诊断方法。因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非常多样化,并且病灶部位不统一、不固定,影像学特征也各不相同,为此,一定要进行准确鉴别[5]。在采用X线平片扫描方法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时候,因为X线表现与疾病形态多样化,导致诊断效果不佳。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CT扫描应运而生,在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T扫描分辨率相对比较高,尤其是多层螺旋CT扫描,其能够弥补X线平片扫描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6]。在X线平片扫描中,无法清晰显示肺部钙化、空气支气管征与空洞等,但CT扫描能够对肺部钙化、空气支气管征与空洞等进行清晰显示,成为了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有效减少了误诊率。倘若患者伴有胸腔积液,X线平片扫描无法对病灶予以清晰显示,但多层螺旋CT扫描可有效显示病灶。因为多层螺旋CT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可对肺门淋巴结结核、纵膈淋巴结结核予以较好的诊断。
由于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较为多样化,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提高诊断准确率:①加深临床医师对疾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的了解,加强对现有检查设备与技术的利用,贯彻落实痰结核杆菌的检查工作,以此准确判断疾病;②如果患者伴有高热、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应考虑是否为肺结核;③若抗生素治疗7~10 d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未出现明显改变,应考虑是否为肺结核。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T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是70.8%,病理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是95.8%,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朱忠福[7]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即CT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是68%,病理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是96%,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诊断中,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诊断方法。
总而言之,多层螺旋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比较低,非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为此,在临床诊断中,临床医师应结合多种诊断方法开展工作,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1] 胡晓凤.应用多层螺旋CT对于不典型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57-258.
[2] 陈苏云.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11):174-175.
[3] 邓肃.多层螺旋CT影像在不典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527.
[4] 罗昌金.56例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 CT 影像探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13-14.
[5] 史新长.浅析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8):1527.
[6] 何维明,潘玲.对4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8):55-56.
[7] 朱忠福.多层螺旋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6):2117-2118.
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