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布赛(新疆巴州和静县和静镇畜牧兽医站 841300)
肉牛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控措施
苏布赛(新疆巴州和静县和静镇畜牧兽医站 841300)
规模化肉牛养殖虽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隐藏着一些牛场疫病,如牛瘟、口蹄疫等疫病,这些普遍存在的牛场疫病使得国家对牛场疫病的防控措施相当重视,随着牛场新疫病的不断出现,导致肉牛养殖产业受到严重的利益损耗。因此,加强肉牛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是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健康保证。
规模化养殖场;肉牛;疫病;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控制相当重视,特别是当规模化的肉牛养殖模式取代传统养牛模式后,现代性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在预防疫病的措施中需要用到现代科技的帮助,改变传统预防观念,对肉牛养殖疫病进行主动防控措施,最大化的降低疫病风险,从而促使养牛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随着当前肉牛养殖疫病种类的频繁出现,疫苗对肉牛保护率持续降低,导致各种各样的牛病不断发生,促使牛只存活率下降,牛群对疫病抵抗力也逐渐降低。然而在传统疫病频发中,由于牛只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导致这些动物性疫病在突发过程中又转变为非典型疫病。在规模化养殖模式取代传统型养殖模式后,更进一步的加大了这些养殖疫病的散发性,疫病传播形式也由外界传播转为内界传播。在疫病通过传播和感染的过程中,原本急性疫病也转变为慢性疫病,促使牛只在感染上疫病后死亡率得到降低,牛只的发病病情也得到缓解,但在对大部分病死的牛只进行剖检时又难以对其疫病类型进行诊断。这些疫病症状在给牛病防御控制工作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结合目前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疫病的突发特点,肉牛养殖产业的相关人员必须从病毒根源上进行消除,同时切断病毒传染途径,加强牛只免疫接种工作,最大程度上落实肉牛疫病的防控措施。
在预防肉牛养殖疫病的工作中做到从病毒根源上控制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首先,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所必须建立在通风条件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同时在养殖场还需要配置消毒设置、室内温度控制装备等防控设施,此外肉牛养殖场所必须远离工业污染区域,利用一些有利于疫病防控的条件降低病毒引发根源。其次,在改良牛只品种时必须遵照引种审批制度,对其进行隔离,遵照引种科学程序进行引种操作,切勿操之过急导致疫病。再者,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必须定期对牛只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杜绝一切带有隐性病毒的牛只,促使养殖场所健康的牛群体。最后,在养殖场所中要随时进行巡视,一旦发现病牛或者死牛,必须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染。
注重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所的卫生工作能够降低疫病发病率,同时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养殖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将场所周围环境的卫生工作和消毒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对养殖场所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全面性、彻底性的清扫和消毒工作,同时在使用药物进行消毒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药剂分配和融合,确保消毒安全。此外,养殖人员还需要落实牛舍卫生工作和消毒工作,每天进行2~3次牛舍的打扫工作,保持牛舍干净。
对牛只的饲养方式和管理模式必须严格符合相关制度的质量标准,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对疫病发生概率具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为此,养殖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牛只的发育情况来满足其营养上的需求;其次,在夏季和冬季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温度控制,同时还要根据该季节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控制气温密度,保证养殖场通风性和干燥性的质量,降低各种因外界因素引发的牛只生理上的突发现象。最后,还要加强养殖管理员的药物使用培训,以便能掌握到肉牛疫病的日常动态,在疫病突发的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最科学的防控措施,降低牛只发病率。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要想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经济利益,就必须加强养殖场所各方面的疫病防控措施,务必落实各项工作,从根源上杜绝病害产生才能推动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